时间: 2025-05-07 22:0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33
转声虞美人(霅上送唐彦猷·高平调)
作者: 张先 〔宋代〕
使君欲醉离亭酒。
酒醒离愁转有。
紫禁多时虚右。
苕霅留难久。
一声歌掩双罗袖。
日落乱山春后。
犹有东城烟柳。
青荫长依旧。
这位使君想要在离亭时喝醉酒,
但酒醒后,愁绪却更加浓厚。
紫禁城(北京)已经空虚了很久,
而我在苕霅(即霅水)停留,却难以久留。
一声歌声掩盖了她的双罗袖,
日落时分,山峦在春天的余晖中显得杂乱。
东城的烟柳依然存在,
而青荫仍旧如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紫禁”象征着权力的中心,而“苕霅”则代表着离别之地,反映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柳树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常用来表现离愁。
作者介绍: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公权,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作,尤其以“花间派”的风格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情感细腻,意境优美,常常表达离愁和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唐彦猷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愁。
《转声虞美人》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诗人在表达情感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开篇以“使君欲醉离亭酒”引入,表现了临别时的酒醉情景,酒是离别时常用的象征,代表着短暂的忘却和欢愉。然而,酒醒之后,愁绪便如潮水般涌来,正应了“酒醒离愁转有”这句,显示出别离的痛苦。
接下来的“紫禁多时虚右”则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紫禁城象征着繁华与权力,但此时已是空虚,反映出对过往的失落与惆怅。而“苕霅留难久”中的“留难久”更是加深了离别的无奈,表达了难以长久停留的孤独感。
一声歌声掩盖了双罗袖,使人联想到离别时那份轻盈与无奈,歌声仿佛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最后,日落的景象与东城的烟柳,勾勒出了一幅春日落幕的画面,令人心生惆怅,青荫依旧,却无法再回到那段快乐的时光。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张先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使君欲醉离亭酒”中的“使君”指的是:
A. 一般百姓
B. 官员或贵人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
A. 紫禁城
B. 一种酒
C. 一种花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离别的感受?
A. 夕阳与青荫
B. 柳树与酒
C.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