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1
夜发渔浦
作者:姚镛 〔宋代〕
为亲从薄宦,不复计脩程。
断浦迎潮别,孤帆带月行。
秋来江柳变,夜久水烟生。
前路犹淹泊,凄其赋远征。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因亲友的微薄官职而随行,已不再计算旅途的遥远。诗人在断头的港口与潮水告别,孤独的帆船在月光下航行。秋天来临时,江边的柳树已然变色,夜深时水面上升起烟雾。前方的路依旧漫长,诗人在凄凉中吟唱着远行的赋诗。
此诗表达了诗人出行的孤独和对远行的感慨。与传统的游子离乡、思乡之情相呼应,诗中既有对亲友的眷恋,也有对旅途艰辛的感伤。
姚镛是宋代的诗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姚镛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细腻感受。
《夜发渔浦》创作于诗人出行之际,因亲友的薄宦而踏上旅途,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内心的感伤与旅途的孤独展现得淋漓尽致。
《夜发渔浦》是一首描绘旅途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诗中,姚镛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首句“为亲从薄宦”让人感受到家庭责任与亲情的牵绊,随之而来的“不复计脩程”则表现出对旅途的无奈与无计可施。接着,诗人描绘了在“断浦迎潮别”的情景,这不仅是与过去的告别,也暗示着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与孤独感。
在描写孤帆在月下行驶时,诗人运用了“带月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在繁星点点下的渺小与无助。后两句通过“秋来江柳变”和“夜久水烟生”展现了秋天的变化与夜晚的漫长,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寂之情。最后,诗人以“前路犹淹泊,凄其赋远征”结尾,表达了对未来旅途的迷茫与不安,兼具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现了姚镛对孤独旅途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学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思乡之情,表达了在旅途中的感慨与无奈。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诗人展现了对亲情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体现了生命之旅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
诗人因何原因随行旅途?
A. 亲属的高官
B. 亲属的薄宦
C. 个人的志向
D. 朋友的邀请
诗中的“孤帆带月行”意指什么?
A. 诗人的快乐
B. 诗人的孤独
C. 诗人的成功
D. 诗人的归乡
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愤怒
B. 喜悦
C. 孤独与思乡
D. 不满
以上资料可供进一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