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时间: 2025-07-26 22:11:33

诗句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

看竹已知行处好,

望云空得暂时闲。

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11:33

原文展示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花深桥转水潺潺,
甪里先生自闭关。
看竹已知行处好,
望云空得暂时闲。
谁言有策堪经世,
自是无钱可买山。
一局残棋千点雨,
绿萍池上暮方还。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深处,桥边水流潺潺,甪里先生独自闭门不出。
看那竹子,已然知道他所选择的生活很好;
望着空中的云,才得以在此时此刻享受片刻的闲适。
谁说有治国之策可以经世,实际上却是没有钱财能买得来这山水。
一盘残棋在点滴雨中,缓缓归来时,绿萍池上已是黄昏。

注释

  • 甪里:指甪里山,李十四居住的地方,代表隐士生活。
  • 自闭关:自我封闭,隐居不出。
  • 行处好:所选择的生活环境很好。
  • :指治国的方略或计划。
  • 无钱可买山:隐士生活不在于金钱,而在于心境。
  • 一局残棋: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局限。
  • 绿萍池:意指宁静的隐居之所。

典故解析

“花深桥转水潺潺”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色,渗透着宁静的氛围。李十四常常被描绘为隐士,意味着不追求名利,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清净。“自是无钱可买山”强调了隐士生活的价值观,重在精神与内心的富足,而非物质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青子,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生活在唐末,社会动荡,个人经历了不少坎坷。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李十四相访之际,表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春日的温暖里,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与安逸,反映出他对现实社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是一首体现隐士生活和春日美景的诗作,描绘了诗人与李十四的友谊和隐士所追求的内心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在“花深桥转水潺潺”的景象中,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诗人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流露出来,他看竹子、望云,似乎在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理解与赞美。诗中的“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深刻地反思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强调精神的富足远比物质的拥有更为重要。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更是将诗意推向了高潮,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偶然。棋局的残酷与雨点的滴落,暗示着人生的苦涩与无奈,而“绿萍池上”的归去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深桥转水潺潺:春花盛开,桥边水流声潺潺,描绘了春日的生机。
  • 甪里先生自闭关:李十四自我隐居,体现了他的生活选择。
  • 看竹已知行处好:竹子象征着雅致之处,暗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认同。
  • 望云空得暂时闲:望着空中的云,感受到片刻的宁静。
  • 谁言有策堪经世:反思世人对治国理政的重视,暗示其不满。
  • 自是无钱可买山:隐士生活的价值不在于金钱。
  • 一局残棋千点雨: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变幻。
  • 绿萍池上暮方还:归来时的黄昏,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生活比喻为“山”,强调内心的宁静。
  • 拟人:水声潺潺,仿佛在诉说春日的故事。
  • 对仗:如“花深”与“水潺潺”,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精神的宁静与内心的富足,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流动的水代表着生命的节奏与变化。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象征自由与闲适。
  • :象征人生的复杂与无常。
  • 绿萍:象征宁静的隐居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甪里先生”指的是谁?

    • A. 温庭筠
    • B. 李十四
    • C. 诗人朋友
    • D. 隐士
  2. 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看法是:

    • A. 追求名利
    • B. 内心安宁
    • C. 享受奢华
    • D. 忧国忧民
  3. “一局残棋千点雨”中的“棋”象征什么?

    • A. 人生的复杂
    • B. 游戏的乐趣
    • C. 生活的平淡
    •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B. 李十四
  2. B. 内心安宁
  3. A. 人生的复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月夜忆舍弟》杜甫:描绘了对家庭和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温庭筠与李白的隐士主题作品相比,温庭筠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者的风格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温庭筠研究》

相关查询

虞美人 其三 喜来、我平归自江右,寄诗并讯徐大文、张祖望、吴云章消息 虞美人 题西泠感旧图 虞美人 寄友人 虞美人 双树居赏月 虞美人 愁来都不是 虞美人 乙未中秋不见月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 见《金陵词钞》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截胫剖心 爻字旁的字 心际 包含弊的词语有哪些 秃巾 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西字头的字 千载难遇 荡析离居 故土难离 攴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猎奇 清才 盲风涩雨 山旮旯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