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

《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

时间: 2025-04-27 21:54:13

诗句

十日公府静,巾栉起清晨。

寒蝉近衰柳,古木似高人。

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

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1:54:13

原文展示:

十日公府静,巾栉起清晨。
寒蝉近衰柳,古木似高人。
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
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

白话文翻译:

十天以来,公府里静悄悄的,早晨起来梳洗打扮。
寒蝉在将要凋零的柳树旁鸣叫,古老的树木像位高人。
学佛的人不必担忧年老,儒生自己却因贫穷而自得其乐。
海山的归宿尚未得到,梦中却已享受到春天的仙草。

注释:

  • 公府:指的是官府或政府机构。
  • 巾栉:巾是指头巾,栉是梳子,这里指早晨起床后的梳洗。
  • 寒蝉:指寒蝉,春天鸣叫的蝉。
  • 衰柳:衰败的柳树,暗示时光流逝。
  • 古木:古老的树木,常用来比喻有德行的人。
  • 学佛:学习佛教的道理。
  • 宁忧老:宁愿不担忧变老。
  • 自喜贫:自己对贫穷感到欣慰,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 海山归未得:归隐于海山的理想尚未实现。
  • 芝朮:指的是灵芝和药草,象征长生不老。
  • 梦中春:梦中寻求的春天,象征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778年-841年),字子文,号青溪,唐代诗人,原籍河南,后迁居至长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田园生活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以五言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合任职于公府期间,表现了他在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对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学佛与儒家思想的探讨。

诗歌鉴赏:

《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是一首描写诗人内心状态和理想追求的诗作。开篇以“十日公府静”引入,展现了官府的清静,唤起读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通过“寒蝉近衰柳”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古木似高人则暗示着对智慧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不同人生观的反思,选择佛教的宁静与超脱,还是儒家的自得其乐,体现了个体对生活的不同理解。最后两句“海山归未得,芝朮梦中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尽管现实中未能如愿,但在梦中依然可以追求理想与幸福。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深邃的哲理和淡淡的忧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日公府静:描写了一个清静的环境,反映了官场的安静与诗人心境的宁静。
  2. 巾栉起清晨:描绘早晨的梳洗,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生活的日常。
  3. 寒蝉近衰柳: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象,暗示生命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4. 古木似高人:将古木比作高人,象征着智慧与品德的高尚。
  5. 学佛宁忧老:表达了对佛教思想的倾向,宁愿不忧虑年老,寻找内心的平静。
  6. 为儒自喜贫:从儒家角度看待贫穷,体现一种豁达心态。
  7. 海山归未得: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现实尚未实现。
  8. 芝朮梦中春:在梦中寻求理想的仙草,象征着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古木比作高人,表达出智慧与品德的高尚。
  • 对仗:如“学佛宁忧老,为儒自喜贫”,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人生观的不同。
  • 意象:寒蝉、衰柳、古木等意象,富有自然之美,传达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与理想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在繁忙官场中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蝉: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流逝。
  • 衰柳:象征衰败与无常。
  • 古木:象征智慧和品德。
  • 海山:象征理想的归宿与向往。
  • 芝朮:象征长生和理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蝉”象征什么? A. 快乐
    B. 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C. 富贵
    D. 青春

  2. 诗中“古木似高人”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年轻人的赞美
    B. 对智慧与品德的向往
    C. 对物质的追求
    D. 对官职的渴望

  3. 诗人对贫穷的态度是? A. 忧虑
    B. 自得其乐
    C. 愤慨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姚合《假日书事呈院中司徒》王维《鹿柴》: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但姚合更关注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意境与人心的和谐。姚合诗中有更强烈的哲理探讨,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满庭芳 满庭芳 丰楼饯春,同子珍步子宜韵 满庭芳 春草 满庭芳 臧刘石公献石羊索词 满庭芳·十里轻阴 满庭芳 赠零口杨悟一 满庭芳 箬溪精舍待月 满庭芳 南营探梅至梅隐丈 满庭芳(忆庐山) 满庭芳 欲脱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称德 思潮起伏 铿锵有力 加官进位 黛草 商商 包含夔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秀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包含卉的词语有哪些 良俊 乚字旁的字 深沟高壁 华屋山丘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大字旁的字 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