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演雅 其一

《演雅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1:56:21

诗句

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6:21

原文展示:

布谷不耕不穑,巧妇无褐无衣。 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白话文翻译:

布谷鸟不再耕作和播种,聪明的女人没有衣服可以穿。提着壶却无法斟酒,夜蛾也不来交换丝线。

注释:

  • 布谷:布谷鸟,古时常用来象征春天和农事。
  • 不耕不穑:指不耕作也不播种,表现出荒芜的状态。
  • 巧妇:聪明的妻子,古代常用来指贤良淑德的女性。
  • 无褐无衣:没有外衣,形容贫穷或生活困窘。
  • 提壶不可挹酒:提着壶却不能倒酒,意味失去了享受的能力。
  • 络纬:夜蛾,古时常用来象征思念或忧愁。
  • 贸丝:交换丝线,暗指人际交往或交易的失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怀与对人情世事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悲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布谷鸟与巧妇的形象,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诗中“布谷不耕不穑”的开篇,直接揭示了农事的荒废,象征着一种社会的衰败与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紧接着,巧妇无褐无衣,表达了女性在社会动荡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

“提壶不可挹酒”,则暗示了即使有希望的工具(提壶),也无法实现想要的享受(斟酒),这不仅是对生活无力的感慨,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失去的痛苦。最后一句“络纬宁来贸丝”则通过夜蛾的意象,描绘了人际关系的冷漠,失去了交流与交易的机会,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布谷鸟象征春天,但未耕作和播种,暗示了生活的荒凉景象。
    • 第二句:巧妇的形象与贫穷形成对比,传递出生活的困窘与无奈。
    • 第三句:提壶的动作象征着希望与期待,然而却无法实现,充满失望。
    • 第四句:夜蛾的缺失象征着失去交流与温暖,进一步加深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布谷鸟与巧妇的形象,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失落。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夜蛾与交易联系,赋予了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生活困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与悲观情绪。

意象分析:

  • 布谷鸟:春天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 巧妇:智慧与勤劳的象征,但在困境中显得无能为力。
  • 提壶:象征生活的希望与期待。
  • 络纬:象征情感的缺失与人际关系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布谷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农事的希望
    • B. 人际关系的冷漠
    • C. 生活的困境
  2. “提壶不可挹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享受生活
    • B. 失望与无奈
    • C. 期待与希望
  3. 诗中提到的“巧妇”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贫穷与困窘
    • B. 智慧与勤劳
    • C. 社会的繁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汪韶的作品均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困境,杜甫更多的是通过个人的苦痛来展现社会的整体状况,而汪韶则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生活的细节,反映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萼红•春日东园 一萼红 重过老庙 一萼红 舟过小村,幽景殊胜,因动莼鲈之感 一萼红 墙角小梅,未春忽放,因忆东园万树摧残可怜,哀吟成调,歌竟凄然 一萼红二首 其二 一萼红二首 其一 一萼红 一萼红 答闺人寄朱履 一萼红 湖帆静淑合画群芳册,次姜白石韵 一萼红 其二 叔问再叠前韵见示,又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回味无穷 足音空谷 暴怒 折文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温水 馈岁 牙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大前儿 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相逢恨晚 通南彻北 履舄交错 日陵月替 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