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5:57
锦堂春
凤炬尚留残泪,鸭炉犹袅馀香。
鸟声惊起江南梦,檐额透晴光。
淡淡烟笼竹径,霏霏露湿花房。
粉须闲数芳丛里,蝴蝶上钗梁。
全诗翻译:
蜡烛上的泪水尚未干,鸭炉中仍飘荡着余香。
鸟鸣声惊醒了江南的梦,檐下透出明媚的阳光。
淡淡的烟雾笼罩着竹林小径,细细的露水湿润了花房。
我闲暇时数着芳香的花丛,蝴蝶飞舞在梳妆台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江南的优雅与宁静,透过自然描写,传达了对春日梦境的感悟。
作者介绍:
曹慎仪,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其诗作多描绘女性生活、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清代中期,正值江南地区春暖花开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锦堂春》是一首典雅的春日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柔美与宁静。开篇用“凤炬尚留残泪”点出一种柔弱的情感,暗示着在这温暖的春日中,依然有未曾愈合的忧伤。这种 juxtaposition(对比)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层次。
接着,诗人描绘鸭炉的余香,唤起了家庭温暖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美好与安宁。鸟声的惊起则象征着梦境的破碎,给人一种短暂的惆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的描写更为生动,淡淡烟雾与露水的结合,构建出一个典雅的春日场景,仿佛可以听见自然的低语。最后一联提到“粉须闲数芳丛里,蝴蝶上钗梁”,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周遭自然的热爱。这种闲适和宁静让人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独特魅力,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春天的热爱,反映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凤炬”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鸭炉”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联描绘了什么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曹慎仪与李白的春日描写各有千秋,前者细腻温婉,后者豪放奔放,展现了不同的春日情怀。曹慎仪的《锦堂春》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的诗则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