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1:22
一翦梅
作者: 李石 〔宋代〕
百濯香残恨未消。
万绪千丝,莲藕芭蕉。
临岐犹自说前时,
轻翦乌云解翠翘。
雨意重来风已飘。
南陌行人折柳条。
此间无计可留连,
枕上今宵。
马上明朝。
全诗翻译:
香气虽经百次洗净,情感的遗憾却依旧未消。
万千情绪如同丝线,缠绕在莲藕与芭蕉之间。
临别时仍旧在说往日的事情,
轻轻地裁剪乌云,解开翠色的翘辫。
雨意重又来,风已经飘散。
南陌的行人正在折柳条。
在这里无法停留,
今晚只能在枕上思念。
明天我将骑马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折柳”作为送别的象征,源于古代的送别习俗,表示对离别的感伤。
作者介绍:
李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离别之际,情感复杂,表达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一翦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开头便以“百濯香残恨未消”引入,香气经过百次的洗礼仍无法抹去内心的遗憾,情感的纠葛让人感到深深的惆怅。接下来的“万绪千丝,莲藕芭蕉”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出复杂的情绪,如同生活中琐碎却又难以割舍的记忆。
在诗中,离别的氛围愈发浓厚,“临岐犹自说前时”表达了在分别的时刻仍旧无法忘怀的往事,而“轻翦乌云解翠翘”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追忆。诗的末尾“此间无计可留连,枕上今宵。马上明朝”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在此达到了高潮。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雨意重来风已飘”),对仗(“万绪千丝,莲藕芭蕉”),以及细腻的描写,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离别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基调复杂而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濯香残"中的“香”指代什么?
A. 香气
B. 情感
C. 记忆
D. 生活
"轻翦乌云解翠翘"中,"翦"的意思是?
A. 剪
B. 切
C. 裁
D. 削
诗中提到的“折柳条”是象征什么?
A. 送别
B. 祝福
C. 纪念
D. 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与李石的《一翦梅》,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为直白,而李石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复杂而深远的情感氛围。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