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4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41:23
过眼纷纷遥集,来归往往羝儿。
草间塞口绔间啼。提携都不是,何似未生时。
城上胡笳自怨,楼头画角休吹。
谁人不动故乡思。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
眼前纷乱的事物像是远处的聚集,归来的路上偶尔像羝羊一样徘徊。
草地间和塞口的地方传来啼鸣。提携的东西都不是,怎能比得上未出生时的天真。
城头的胡笳声自怨自艾,楼上的画角声也停止了吹奏。
谁能不动故乡的思念呢?江南的秋天尚且可以忍受,而塞外的草已经开始枯萎。
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风格独特,语言清新。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身处边塞,感受到离乡的孤独与思念。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反映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临江仙·过眼纷纷遥集》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感的词。开篇便用“过眼纷纷遥集”引入,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迷茫与思考。诗人通过羝羊的形象,传达了对纯真生活的向往。在“草间塞口绔间啼”中,诗人用细腻的描写营造出边塞的孤独氛围,草间的啼鸣声仿佛在呼应着他的内心情感。
接下来的句子“提携都不是,何似未生时”,则表达了对过往无忧无虑时光的怀念,带着几分无奈与惆怅。城上的胡笳声和楼头的画角声,象征着忧伤和思乡之情,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地理的遥远,更是心灵的孤独与失落。
最后两句“谁人不动故乡思。江南秋尚可,塞外草先衰。”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普遍的思乡之情在此刻显得尤为强烈,江南的秋天依然充满生机,而边塞的草却已开始枯萎,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与死、希望与失落的交替。整首词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歌围绕思乡情感展开,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无常生活的感慨。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故乡与时光流逝的共鸣。
诗中“羝儿”象征什么?
A. 成熟
B. 无辜与天真
C. 忧愁
诗中提到的“江南秋尚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故乡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诗人对比江南与塞外的目的是什么?
A. 表现生活的美好
B. 表达对时光的感慨
C. 表达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