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霜夜望月

《霜夜望月》

时间: 2025-05-02 08:00:14

诗句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

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14

原文展示:

霜夜望月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
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白话文翻译:

在霜降的夜晚,周围宁静,只有虫鸣声响起,天边似乎快要结霜。我辗转难眠,独自走在风中的廊道上。悠闲地看着月亮在天上移动,发现云朵也在快速变化,我明白这云忙着飘动,月亮也在不停地追赶。

注释:

  • :指蟋蟀,虫鸣声。
  • 欲霜:形容天色渐寒,快要结霜的样子。
  • 不眠:形容失眠,无法入睡。
  • 风廊:指风吹过的走廊。
  • 闲看:悠闲地观看。
  • 月走:月亮在空中移动。
  • 云忙:云彩在空中快速变化,似乎很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他的作品常以真切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为特色,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战乱使得人们的生活多有不便。诗人在此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霜夜望月》一诗,展现了诗人对夜晚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开篇以“人静蛩喧”引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夜晚,虫鸣声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突出了一种孤独的情感。而“天欲霜”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寒意,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接着,诗人转入自我描写,表达了辗转难眠的孤独感,独自在“风廊”中徘徊,既是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闲看月走仍云走”来描绘月亮与云彩的变化,展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这种观察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最后一句“知是云忙复月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中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生活的匆忙和人们对时间的追赶。整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静蛩喧天欲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虫鸣声中透出寒意。
  2. 不眠独自步风廊:表现诗人的孤独与失眠,独自在风中徘徊。
  3. 闲看月走仍云走:诗人悠闲地观察月亮与云朵的移动,体现了一种从容的态度。
  4. 知是云忙复月忙:领悟到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匆忙,表现了深思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云和月拟人化,赋予它们“忙”的特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意象:月亮、云彩、虫鸣等意象构成了夜晚的宁静与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霜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自我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秋冬的来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2. :常代表清静、孤独与思念。
  3. :象征变幻无常,反映生活的复杂性。
  4. 虫鸣: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静蛩喧”的意思是: A. 周围很吵
    B. 周围很静
    C. 蟋蟀鸣叫很响

  2. 诗人夜晚不眠的原因是: A. 心情愉快
    B. 失眠独处
    C. 在思考问题

  3. 诗中提到的意象有: A. 霜、月、云、虫鸣
    B. 风、雨、雷、电
    C. 花、鸟、树、石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独特意境与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霜夜望月》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月亮,但杨万里更注重自然的变幻与心灵的感悟,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阮步兵祠二首 题景陵乾明院湖亭 题多宝寺水阁 题承诏亭 题北郭巨然山水 提刑张都官回文诗 提刑使者还嘉州 唐李卫公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嫁狗随狗 聊表寸心 排叉 尸字头的字 吃粮不管事 甘言好辞 亅字旁的字 果脯 歹字旁的字 包含睦的词语有哪些 夭年 走字旁的字 节期 地角天涯 工字旁的字 包含冕的词语有哪些 疾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