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0:14
霜夜望月
人静蛩喧天欲霜,不眠独自步风廊。
闲看月走仍云走,知是云忙复月忙。
在霜降的夜晚,周围宁静,只有虫鸣声响起,天边似乎快要结霜。我辗转难眠,独自走在风中的廊道上。悠闲地看着月亮在天上移动,发现云朵也在快速变化,我明白这云忙着飘动,月亮也在不停地追赶。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景色。他的作品常以真切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为特色,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之一。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战乱使得人们的生活多有不便。诗人在此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
《霜夜望月》一诗,展现了诗人对夜晚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开篇以“人静蛩喧”引入,描绘出一个宁静而又生动的夜晚,虫鸣声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突出了一种孤独的情感。而“天欲霜”则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寒意,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
接着,诗人转入自我描写,表达了辗转难眠的孤独感,独自在“风廊”中徘徊,既是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闲看月走仍云走”来描绘月亮与云彩的变化,展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这种观察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最后一句“知是云忙复月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在静谧中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生活的匆忙和人们对时间的追赶。整首诗在意境与情感上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描绘霜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自我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节奏的思考。
诗中“人静蛩喧”的意思是:
A. 周围很吵
B. 周围很静
C. 蟋蟀鸣叫很响
诗人夜晚不眠的原因是:
A. 心情愉快
B. 失眠独处
C. 在思考问题
诗中提到的意象有:
A. 霜、月、云、虫鸣
B. 风、雨、雷、电
C. 花、鸟、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