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郢中

《郢中》

时间: 2025-05-01 01:53:11

诗句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3:11

原文展示: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白雪的音乐少有人听,高亢的调子也难以称得上是世俗的情感。并不是楚辞问宋玉,巴国的歌声依然能够萦绕在耳边。

注释:

  • 莫言:不要说。
  • 白雪:这里指一种高雅的音乐,常用以比喻清高、脱俗的艺术。
  • 高调:指声调高亢的音乐,暗示一种不合时宜或不被理解的情感。
  • 楚词:指楚地的诗歌,代表古代文学的高峰。
  • 宋玉:楚国著名的辞人,常与屈原并列,代表着楚辞的艺术成就。
  • 巴歌:指巴国的民歌,通常被视为通俗的音乐,反映民间的喜怒哀乐。
  • 绕梁声:形容音乐的余音绕梁,形象生动,表达音乐之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遵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文学上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作品而闻名,尤其在描绘情感和自然景色上有独到之处。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时正值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对音乐和诗歌的追求更加多样化。诗人通过对比高雅与通俗的音乐,表达对艺术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诗歌的探讨,揭示了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微妙关系。开头的“莫言白雪少人听”表明了一种对高雅艺术的无奈和孤独感,似乎在陈述即便是最优美的音乐,也可能因为缺乏共鸣而显得孤单。接着“高调都难称俗情”,则进一步强调高亢音乐的局限性,无法真正触动人心。诗中提到的楚辞和宋玉,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作者以他们的存在作为对比,暗示即便是最优秀的作品,也难以与普通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一句“巴歌犹掩绕梁声”,则是在强调即便是通俗的巴国歌曲,也能在生活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反映出民间情感的真挚与动人。

整首诗以对比手法展现了艺术的多层次性,既有高雅的音乐,也有民间的歌谣,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入思考与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对高雅音乐的感叹,暗示其少有人听。
    • 第二联进一步揭示高亢音乐无法与世俗情感相连的现实。
    • 第三联提到楚辞与宋玉,象征文学的高峰,表达了对这些经典的敬意。
    • 第四联则通过巴歌的意象,强调通俗艺术中同样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高雅与通俗音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冲突。
    • 象征:楚辞和巴歌分别象征着高雅与通俗,丰富了诗的内涵。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强调了不同艺术形式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与影响。

意象分析:

  • 白雪:象征高雅、清冷的艺术,表达了孤独与高洁。
  • 高调:代表了不被理解的情感,暗示艺术的局限性。
  • 巴歌:象征民间艺术,表现出人间真实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了哪位著名的辞人?
      A. 屈原
      B. 宋玉
      C. 李白
    2. 填空题:诗中“白雪”指的是_____的音乐。
    3. 判断题:诗中认为高调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 (对/错)

答案

  1. B
  2. 高雅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九辩》 - 宋玉
  •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汪遵的《郢中》对比,两者均展示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离骚》更倾向于个人的内心挣扎,而《郢中》则更关注艺术与情感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别张岳州说二首 其二 奉别张岳州说二首 其一 奉别张岳州说二首(一作答张燕公岳州宴别) 辛丑元日试笔 其一 潞河舟次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夜坐向晓 过洞庭湖·舟人祷福祀 好事近·湘舟有作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千章万句 包含暇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黄云白草 幽明 赤字旁的字 庆绪 泛驾之马 包含玺的词语有哪些 罪瑕 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魂撩乱 玄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状结尾的成语 擐甲执锐 忏祈 车字旁的字 香火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