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33
次韵舍弟喜雨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时雨真成大有年,斯民沟壑救将然。
麦根肥润桑叶大,春陇未鉏蚕未眠。
奔走风雨连晓色,起寻佳句写由拳。
李成六幅骤雨笔,挂在东南楼阁前。
这场及时的春雨,真的让这个丰收的年份变得更加美好,能够帮助百姓们渡过险境。麦苗根部得到滋润,桑树的叶子也长得更加茂盛,而春天的田地还未被耕种,蚕也还未开始入眠。风雨交加,连着晨曦,我急忙寻找佳句来写诗。李成的六幅画作描绘着骤雨的景象,悬挂在东南的楼阁之前。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深受后人喜爱。黄庭坚在文学和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与苏轼、晏殊等人并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黄庭坚因雨水的及时降临而感到欣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此时正是农民辛勤耕作的季节,及时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诗中流露出对民生的关心。
《次韵舍弟喜雨》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春雨的及时到来,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期盼与祝福。开头的“时雨真成大有年”不仅展示了黄庭坚对丰收的期待,也暗示了在艰难环境中,及时的雨水可以改变命运,显示了他对人民生活的关心。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细致地观察到麦根的肥润和桑叶的茂盛,反映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在这幅生动的春日景象中,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表达了农民辛勤耕作的希望与努力。诗中的“奔走风雨连晓色”则传达出一种急迫感,反映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
结尾提到的李成的画作,将诗人与画艺术的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强调了自然景象对艺术创作的启发。这种将诗与画结合的手法,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时雨真成大有年”中的“时雨”比喻了自然的馈赠,而“奔走风雨”则赋予了风雨以生命与行动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黄庭坚对自然的热爱,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民生的关心。通过春雨的描写,传达了生机勃勃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时雨”主要象征什么?
A. 贫穷
B. 丰收与希望
C. 丧失与绝望
李成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位农民
B. 一位画家
C. 一位诗人
诗中“奔走风雨”的情感是什么?
A. 急迫与兴奋
B. 忧伤与失落
C. 平静与淡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