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时间: 2025-08-13 14:55:26

诗句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笔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14:55:26

原文展示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笔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白话文翻译

诗人用心雕琢的诗句如同无瑕的美玉,淡淡的墨迹在纸上仿佛秋天的雁阵斜飞。读完这首诗,清风似乎从笔下飘荡而出,吟唱之余,明月透过屋檐映照而来。我明白自己的学问浅薄没有老师的指导,只能强作姿态掩盖眼前的繁华。笔力虽有余,但心中却先显出怯懦,真正的诗句却能超越夫差的成就。

注释

字词注释:

  • 琢句: 精雕细琢的诗句。
  • 淡墨: 轻淡的墨迹,形容诗句的清新。
  • 麈尾: 指笔的尾部,这里比喻清风。
  • 檐牙: 指屋檐的边缘,形容新月的形态。
  • 拙学: 学识浅薄。
  • 遮眼花: 形容用言辞掩盖内心的真实感受。
  • 笔力: 写作能力或气势。
  • : 踏上,承载。

典故解析:

  • 夫差: 春秋时期的吴王,以武勇著称,此处引申为成就卓著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隐士。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政治家,主张诗歌要有真情实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婉约和豪放兼具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受当时诗坛氛围及个人境遇影响,他以反讽的手法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自我的谦卑。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是一首充满自省与哲思的诗作。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开头两句通过“琢句玉无瑕”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字句精美的渴望,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而随后的“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诗句带来了清风与明月,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生涯,直言“自知拙学无师匠”,表现出对自己才能的谦卑与不足。他意识到虽然在技巧上有所积累,但真正的诗歌内涵却需要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在最后两句中,他更是表现出一种对比:虽然笔力充沛,但心中却先有怯意,这种矛盾的心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掩藏着深厚的思考与自我批判,体现了黄庭坚对诗歌的热爱与对自我的真实认识,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诗翁琢句玉无瑕:诗人精雕细琢的诗句如同无瑕的美玉,表明对文字的追求。
  2. 淡墨稀行秋雁斜:墨迹淡薄,仿佛秋天的雁阵,意在表达诗句的清逸。
  3. 读罢清风生麈尾:读完诗句,仿佛清风拂起,传达了诗的清新感。
  4. 吟余新月度檐牙:吟咏之后,明月透过屋檐,形成了美丽的意境。
  5. 自知拙学无师匠:自觉学识浅薄,没有指导者。
  6. 要且强言遮眼花:不由自主地用言辞掩饰眼前的繁华事物。
  7. 笔力有余先示怯:尽管写作能力强,但心中却先显出怯懦。
  8. 真成句践胜夫差:真正的诗句能够超越成就卓越的夫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诗句比作无瑕的美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清风生麈尾,新月度檐牙”,对称工整,增添了音韵美。
  • 反讽:通过自谦的方式表现出对自我能力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琢句:象征工匠精神与对艺术的追求。
  • 秋雁:引申为孤独与思乡之情。
  • 清风:象征诗歌的清新与自然。
  • 新月: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翁琢句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 A. 诗句的平凡
    • B. 诗句的精美
    • C. 诗人的懒惰
  2. “自知拙学无师匠”中的“拙学”指的是什么?

    • A. 学识丰富
    • B. 学问浅薄
    • C. 技能高超
  3. 诗中提到的“夫差”主要象征了什么?

    • A. 伟大的成就
    • B. 失败的象征
    • C. 诗歌的技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风格在许多方面相似,二者都展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省,而苏轼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研究》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的深刻内涵及黄庭坚的艺术成就。

相关查询

退居五首 二月十八日席上忆季长未还不同斯乐欲作诗寄 登师利寺文殊阁 寒夜与伯氏晏坐 送杨偕太傅知淮阳军 古意 太祖永昌陵 当直偶题所见 题阮步兵祠二首 答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师心自是 肥遯鸣高 阿侬 包含扭的词语有哪些 装穷叫苦 疋字旁的字 众鞅 竹字头的字 擎天一柱 鸦娘 豕字旁的字 咬牙切齿 水字旁的字 轻藐 打嘴现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