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0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08:44
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诗翁琢句玉无瑕,淡墨稀行秋雁斜。
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
自知拙学无师匠,要且强言遮眼花。
笔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践胜夫差。
诗人用心雕琢的诗句如同无瑕的美玉,淡淡的墨迹在纸上仿佛秋天的雁阵斜飞。读完这首诗,清风似乎从笔下飘荡而出,吟唱之余,明月透过屋檐映照而来。我明白自己的学问浅薄没有老师的指导,只能强作姿态掩盖眼前的繁华。笔力虽有余,但心中却先显出怯懦,真正的诗句却能超越夫差的成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溪隐士。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及政治家,主张诗歌要有真情实感,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婉约和豪放兼具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受当时诗坛氛围及个人境遇影响,他以反讽的手法表达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和自我的谦卑。
黄庭坚的《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是一首充满自省与哲思的诗作。诗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反思。开头两句通过“琢句玉无瑕”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以及对字句精美的渴望,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而随后的“读罢清风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诗句带来了清风与明月,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生涯,直言“自知拙学无师匠”,表现出对自己才能的谦卑与不足。他意识到虽然在技巧上有所积累,但真正的诗歌内涵却需要更深的理解与体会。在最后两句中,他更是表现出一种对比:虽然笔力充沛,但心中却先有怯意,这种矛盾的心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掩藏着深厚的思考与自我批判,体现了黄庭坚对诗歌的热爱与对自我的真实认识,深刻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表现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翁琢句的形象象征了什么?
“自知拙学无师匠”中的“拙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夫差”主要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风格在许多方面相似,二者都展现出对诗歌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思考。黄庭坚的诗更注重内心的自省,而苏轼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盖郎中惠诗有二强攻一老不战而胜之嘲次韵解》的深刻内涵及黄庭坚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