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22
山林与心违,日月使鬓换。
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
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
诗书或发冢,熟念令人惋。
秦君锐本学,骥子已血汗。
相期骖天衢,伯乐尝一盼。
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
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
扶疏万物影,宇宙同璀璨。
置规岂惟君,亦自警弛慢。
山林与我的心情相违,
日月交替让我鬓发斑白。
儒衣被人指责为病态,
文字只是在玩耍中奉承自己。
自古以来不仅仅是秦国,
六经的内容遭遇了许多困难。
诗书或许能从坟墓中发掘,
熟读经典令人感到惋惜。
秦君锐意追求学问,
骏马的血汗早已浸透。
希望能像骖鸾驾天路,
伯乐也曾只需一瞥。
士人因心中欲望而束缚,
寸寸勇气却显得渺小懦弱。
应当观察自己的内心,
阳光洒下,云雾消散。
万物的影子在扶疏中摇曳,
宇宙同样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规矩的制定岂止是为了君王,
也是为了自我警醒不再懈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语言犀利,富有哲理,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人情世故的思考,以及对士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理解。
《晁张和答秦觏五言予亦次韵》是一首展现黄庭坚深厚思想内涵与艺术修养的作品。开篇以“山林与心违”引入,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矛盾,日月更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接着,诗中提到“儒衣相诟病,文字奉娱玩”,揭示了士人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思,批判当时社会对学问的肤浅理解,强调学习的真正目的应是内心的修炼,而非单纯的表面文章。
诗中“自古非一秦,六籍盖多难”一句,表达了历史的复杂性与文化传承的艰辛。黄庭坚借用典故,指出自古以来的文人所遭遇的困境,呼唤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的责任感。
后半部分的“士为欲心缚,寸勇辄尺懦”,对士人内心的挣扎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欲望的束缚导致勇气的缺失。最后以“要当观此心,日照云雾散”总结,呼吁人们要反思内心,寻找生命的真谛,最终达到宇宙的璀璨与和谐。
整首诗以严谨的结构与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黄庭坚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的内心修炼、士人的责任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强调学习的真正目的在于自我提升与社会责任,倡导内心的觉醒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六籍”指的是哪些经典?
“寸勇辄尺懦”的意思是:
诗中的“日照云雾散”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