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定风波·寻春

《定风波·寻春》

时间: 2025-05-05 06:58:55

诗句

玉勒寻春日欲斜。

山围江郭水平沙。

好著丹青图画取。

去去。

绿杨深处是苏家。

行到垂杨逢绣阁。

寂寞。

美人东渡掩窗纱。

帘下侍儿新打扮。

试看。

越中生女尽如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6:58:55

原文展示:

定风波·寻春
作者:曾廉 〔清代〕

玉勒寻春日欲斜。山围江郭水平沙。
好著丹青图画取。去去。绿杨深处是苏家。
行到垂杨逢绣阁。寂寞。
美人东渡掩窗纱。帘下侍儿新打扮。
试看。越中生女尽如花。

白话文翻译:

在即将西斜的春日里,我骑马寻春。
青山环绕着江边的城郭,平展的沙滩显得分外宁静。
不妨画幅丹青将这景象描绘下来。
向前走,绿杨深处便是苏家。
走到垂柳旁,遇见了绣阁,
却感到一阵冷清。
那位美人正从东边渡过江来,轻轻掩上窗纱。
帘下的侍女新近打扮,
不妨看看,越地的姑娘个个都如花一般美丽。

注释:

  • 玉勒:用玉石制成的马鞍,象征着高贵的骑乘。
  • 寻春:寻访春天的景色和气息。
  • 丹青:指绘画,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工笔画。
  • 苏家:指苏州的一个家族,这里引申为美丽的女子。
  • 绣阁:描绘了一种精致的建筑,通常与美丽的女子有关。
  • 东渡:指从东边过来,暗示了女子的行踪。
  • 越中生女:越地指的是浙江一带,生女指女子,强调女子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以词风婉约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极具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和美人,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追忆。

诗歌鉴赏:

《定风波·寻春》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与人情的词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整首词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开篇的“玉勒寻春日欲斜”一句,画面感十足,展现了骑马出游的悠然自得,暗示着诗人对春天的向往。接下来的山围江郭与水平沙的描写则渲染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令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氛围。

词中提到的“绿杨深处是苏家”,不仅暗示了美人的居所,也象征着温柔与美丽的结合。接下来的“行到垂杨逢绣阁”则展示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期待与渴望,但随即的“寂寞”却又让人感受到一丝惆怅,似乎美好的事物总是伴随着孤独。最后的“越中生女尽如花”点题,强调了美人如花的绝代风华,完美地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美。

整首词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也在情感上令人共鸣,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美好,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勒寻春日欲斜”:骑着华丽的马,寻找春天的气息,时光已要西斜。
  2. “山围江郭水平沙”:青山环绕着江边的城镇,沙滩显得安静而平坦。
  3. “好著丹青图画取”:不妨将这美景绘制成画。
  4. “去去。绿杨深处是苏家”:向前走,绿杨深处是苏州的一处佳境。
  5. “行到垂杨逢绣阁”:走至垂柳旁,遇见了精致的绣阁。
  6. “寂寞”:感到一阵冷清的寂寞。
  7. “美人东渡掩窗纱”:美人正从东边渡过江来,轻轻掩上了窗纱。
  8. “帘下侍儿新打扮”:帘下的侍女新近打扮,显得格外美丽。
  9. “试看。越中生女尽如花”:不妨看看,越地的姑娘个个都如花一般娇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越中生女尽如花”,将女子比作花,强调其美丽。
  • 对仗:如“山围江郭水平沙”,展现了对称的美感。
  • 拟人:如“掩窗纱”,赋予窗纱以动作,增加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女子的优雅身姿,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勒:象征高贵与优雅。
  • 春日: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绿杨: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柔美与温婉。
  • 绣阁:精致的生活,象征着美丽与艺术。
  • 美人:女性的美丽,代表着爱情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家”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苏州
    • B. 北京
    • C. 南京
    • D. 杭州
  2. “越中生女尽如花”中的“越中”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北方
    • B. 南方
    • C. 西部
    • D. 东北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 A. 骑马
    • B. 读书
    • C. 游泳
    • D. 打球

答案

  1. A. 苏州
  2. B. 南方
  3. A. 骑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曾廉的《定风波·寻春》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曾廉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桂殿秋九首 其六 桂殿秋 其三 桂殿秋 其二 桂殿秋 其一 和竹垞韵 桂殿秋 桂殿秋 遄归 桂殿秋 醉行 桂殿秋 望月作 桂殿秋 雨后落桂满车 桂殿秋 其十七 凌烟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拓落不羁 骇炫 甘字旁的字 课桌 善事 言字旁的字 包含翩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益无忌惮 含仁怀义 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从颂 明明白白 羊续悬鱼 业字旁的字 谈辞如云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