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3:34
高阁无风华屋热,正午四邻还往绝。
张侯不厌过市烦,呼我柳堤鸣躞蹀。
城如虬背卧逶迤,城上戍楼虬白鬐。
一水贯来深宛转,万家围去绿参差。
嚣尘塞眼那能避,未暇解衣聊埽地。
可怜系马着垂杨,可怜台榭对池塘。
无限芳洲生杜若,芙容菡萏倚新妆。
鸳鸯相对鸬鹚舞,飞去黄鹂独无语。
登盘未用伐蛟鼍,苦菜黄瓜亦堪数。
张侯河目须垂膺,齿如明玉嚼寒冰。
未须坐上白羽扇,谈言自足驱青蝇。
司业高情勿寂莫,仲宣从军良可乐。
欲看诗句出嵌崆,更饶酒量开磅礡。
广文憔悴独何人,男儿三十四方身。
相逢得意吐然诺,俸二百钱终不贫。
野桥伛偻风吹发,徙倚门关临嵽嵲。
江湖平日忆苏侯,更咏夕阳明观阙。
人语喧喧未听回,木兰晚放水萍开。
黄昏下马天似漆,急雨倾屋翻狂雷。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3:34
同张子望颜伯仪上关纳凉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高阁无风华屋热,正午四邻还往绝。
张侯不厌过市烦,呼我柳堤鸣躞蹀。
城如虬背卧逶迤,城上戍楼虬白鬐。
一水贯来深宛转,万家围去绿参差。
嚣尘塞眼那能避,未暇解衣聊埽地。
可怜系马着垂杨,可怜台榭对池塘。
无限芳洲生杜若,芙容菡萏倚新妆。
鸳鸯相对鸬鹚舞,飞去黄鹂独无语。
登盘未用伐蛟鼍,苦菜黄瓜亦堪数。
张侯河目须垂膺,齿如明玉嚼寒冰。
未须坐上白羽扇,谈言自足驱青蝇。
司业高情勿寂莫,仲宣从军良可乐。
欲看诗句出嵌崆,更饶酒量开磅礡。
广文憔悴独何人,男儿三十四方身。
相逢得意吐然诺,俸二百钱终不贫。
野桥伛偻风吹发,徙倚门关临嵽嵲。
江湖平日忆苏侯,更咏夕阳明观阙。
人语喧喧未听回,木兰晚放水萍开。
黄昏下马天似漆,急雨倾屋翻狂雷。
在高阁上无风,华屋却热得难忍,正午时分,周围的邻居也都忙着去避暑。张侯不厌倦市场的喧嚣,呼唤我在柳堤上行走。城墙像龙背一样蜿蜒,城楼上有白鬐的战士守卫。一条河水蜿蜒而来,万家围绕着绿树成荫的地方。尘嚣挡住了眼睛,根本无法躲避,没空解衣服,只能在地上稍作休息。可怜的是马被系在垂杨树下,可怜的是台榭与池塘相对。无边的芳洲上长满了杜若,芙蓉和荷花依偎着新装。鸳鸯在对面舞蹈,飞走的黄鹂却无语。登上台盘不必用来打蛟鼍,苦菜和黄瓜也足以数得过来。张侯的目光需垂下,牙齿如明玉一般嚼寒冰。并不需要坐在上面摇白羽扇,只要聊聊就能驱散青蝇。司业的高雅情怀不要寂寞,仲宣从军真是可喜。想看诗句嵌入崆峒,更要看酒量是否开阔。广文憔悴,独自何人相伴?男儿三十四方正是壮年。相逢时得意畅所欲言,俸禄二百钱也不算贫。野桥在风中微微颤动,倚靠着门关,面临高山。江湖上常常想起苏侯,更是咏叹夕阳映照明观阙。周围人声喧闹,我却未能听回,木兰花晚放,水萍也在盛开。黄昏时下马,天色如漆,急雨倾盆而下,翻起狂雷。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允和,号阮郎,晚号乐天,北宋词人、诗人,作品以词著名,风格清新婉约,内容多描写生活情趣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季的午后,诗人和朋友张子望、颜伯仪在上关纳凉,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同张子望颜伯仪上关纳凉》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炎热的夏日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诗的开头通过“高阁无风华屋热”,将炎热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酷暑的无奈。接着,诗人引入了朋友张侯,展示了友人间的亲密与相聚的乐趣。
诗中描绘的城池、河流、植物和鸟类等自然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而“可怜系马着垂杨,可怜台榭对池塘”,不仅表达了对景物的眷恋,也传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展现了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未须坐上白羽扇,谈言自足驱青蝇”,表现出他无须依赖外在的奢华,而是在简单的交流中感受到快乐与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纳凉的乐趣和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透出一种清新脱俗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此处省略逐句解析直到结束,读者可自行扩展)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城如虬背”)、拟人(如“黄昏下马天似漆”)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传达出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侯”指的是谁?
诗中的“可怜系马着垂杨”表明什么?
诗人认为在盛夏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