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1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10:08
浮花浪蕊信东西,何许寻芳去自迟。
流景不须惊石火,寸田应已长琼枝。
想君清兴聊堪发,遣我忧心久欲夷。
便作崔丞日临水,凫行擿尾不须知。
浮动的花朵和浪花在东边西边随风飘荡,不知何处去寻芳而自耽搁。流逝的时光不必惊动石火般的闪光,田间的寸草应该早已长出美丽的琼枝。我想念你,清雅的兴致聊可寄托于此,遣我心中忧虑已久想要平复。便如崔丞在阳光下临水而行,凫鸟在水面上嬉戏,无需他人知晓。
晁补之,字允和,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常表现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诗作于晁补之远游之际,寄情于自然,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南湖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雅兴,故而作此诗以寄情于山水。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两句,通过“浮花浪蕊”的意象,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场景,诗人用“何许寻芳去自迟”表达了自己在美好时光中徘徊的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流景不须惊石火”的表述,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暗示着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想念友人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渴望。最后一句“便作崔丞日临水”,通过崔丞的典故,展示了诗人希望在水边悠闲自得的愿望,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思考,主题围绕着时间、友情与自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浮花浪蕊”主要描绘了什么?
A. 花的美丽
B. 生命的短暂
C. 自然的景象
D. 友情的珍贵
“流景不须惊石火”中的“石火”指的是什么?
A. 短暂的闪光
B. 石头
C. 美丽的花朵
D. 水面
诗人通过什么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A. 崔道融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