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东皋十首

《东皋十首》

时间: 2025-04-27 11:57:47

诗句

屋名尽挂陶家牓,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不应陶后说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7:47

原文展示

屋名尽挂陶家牓,
人物应惭菊畔身。
解作文章肯归去,
不应陶后说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情景:陶渊明的家门口挂满了他的名号,而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对此感到惭愧,似乎在菊花旁边也不敢自称高洁。诗中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并表现出一种自谦的态度,认为自己在写作上并不如陶渊明那样卓越,因此心中有着归隐的渴望,却不敢妄言。

注释

  • 屋名:指的是房屋的名号或题额。
  • 陶家牓:指陶渊明的家,因其作品常以菊花和隐居生活为主题。
  • 人物:指作者自己或与其相关的人。
  • 应惭:应该感到羞愧。
  • 解作文章:指写作或创作文章。
  • 陶后:指陶渊明之后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怡然,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初年。其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多涉及隐逸生活、自然景观等,体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拜与追随。

创作背景

《东皋十首》是晁补之在隐居生活中所作的诗,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的钦佩。此时的南宋,社会动荡,士人多向往隐逸,以逃避政治纷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描绘,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屋名尽挂陶家牓”一语,既展示了陶渊明的名声之广,又暗含了对自身的反思——作为后人,是否也能追随前贤的足迹。接下来的“人物应惭菊畔身”,则是对自身身份的谦卑,暗示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自己才华的自愧。

在“解作文章肯归去”中,晁补之表达了希望能归隐田园的愿望,写作的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在诗的最后一句中,作者又自谦地表示,不应在陶渊明之后自称无人,显示出对陶渊明的极高敬意。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情感与自省,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隐士精神的崇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屋名尽挂陶家牓:屋子的名号全是陶渊明的,表现出他在隐逸文学中的地位。
  2. 人物应惭菊畔身:身为后人,应该感到惭愧,不能与陶渊明相提并论。
  3. 解作文章肯归去:写作是否能让人归隐田园,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
  4. 不应陶后说无人:即便是在陶渊明之后,也不敢自夸,显示出谦逊。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陶渊明的伟大与自身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作者的自谦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也使用了象征,如菊花象征隐逸和高洁,表达出诗人对隐士理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陶渊明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自我反省与谦逊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士人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陶渊明:象征隐逸与高洁的理想。
  • 菊花:代表隐士的清高与自守。
  • 文章:象征着文化与才华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家牓”指的是哪个诗人的家?

    • A. 杜甫
    • B. 陶渊明
    • C. 李白
  2. “人物应惭菊畔身”中“应惭”是什么意思?

    • A. 应该自豪
    • B. 应该惭愧
    • C. 应该开心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隐逸生活的向往
    • C. 战争的残酷

答案

  1. B. 陶渊明
  2. B. 应该惭愧
  3. B. 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晁补之 vs. 陶渊明
    • 晁补之的诗歌多了一层对后人位置的自省,而陶渊明则更直接表现出归隐的洒脱与自然的亲近。两者在诗风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陶渊明诗文集》
  • 《晁补之诗全集》

以上是《东皋十首》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

相关查询

拟王维偶然作 合流曹光道惠钜李知其炎酷中有此味亦可乐也 送曾子固苏轼 汝坟贫女 依韵和王景彝学士紫宸仲冬早谒 寄宋中道 希深所居官舍新得相府蔬圃以广西园 和杨秘校得糟粕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十 送刘成伯还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凯风寒泉 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形的成语 移的就箭 天作之合 深恶痛诋 苦心孤诣 环周 己字旁的字 金环 讲阅 斤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包含锌的词语有哪些 夙兴夜处 闪映 比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包含香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