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04
几日乍寒温,都道已成春。
黄蜂点点扑衫频。
撚了花枝如撚铁,
浑不是看春人。
也有叶撩襟,也有鸟依林。
相形自觉瘦三分。
坐了一时归去也,
留一水画黄昏。
最近几天乍暖还寒,大家都说已经是春天了。
黄蜂频频飞来扑在衣衫上。
轻轻撚动花枝,就像撚动铁器,
这情景似乎不是在看春天的人。
也有嫩叶轻轻撩动衣襟,也有鸟儿栖息在树林里。
相较之下,自己却感觉瘦了三分。
坐了一会儿就要回去了,
留下一片水面映照着黄昏的景致。
诗中提到的春天、黄蜂、花枝等意象,常见于古诗词中,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瘦三分”则暗示了人在春天的美好景色面前产生的孤独感与失落感。
卢青山是一位当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感知与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这首《唐多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以“乍寒温”引入,营造出一种春寒料峭的氛围,似乎在提示春天的到来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温暖。接下来的描写中,黄蜂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然而诗人却在此情境中感到了一丝不适,表达出对春天的复杂心情。
“撚了花枝如撚铁”,则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却又略显生硬的感受,似乎在提醒读者春天的美好并不单纯。接着“叶撩襟”、“鸟依林”的描写进一步丰富了春天的意象,诗人虽感受到春的气息,却也自觉与其格格不入,表达出一种孤独感。
最后两句“坐了一时归去也,留一水画黄昏”,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似乎在告别春天的美好,留下的水面映照着黄昏,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
逐句解析:
全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展开,表现了与自然的对立与和谐,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乍寒温”的意思是:
A. 突然变冷又变暖
B. 温暖如春
C. 寒冷的天气
D. 持续的寒冷
“留一水画黄昏”中的“黄昏”寓意为:
A. 新的一天的开始
B. 生命的结束
C. 回忆与思念
D. 未来的希望
对比卢青山的《唐多令》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政治背景下的春天,而卢青山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