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婆罗门引·古今扰扰

《婆罗门引·古今扰扰》

时间: 2025-05-03 10:16:20

诗句

古今扰扰,大都奔竞利名场。

舟车仆马如狂。

到底功勋事业,分付梦黄粱。

甚刚求失鹿,不见亡羊。

且宜自防。

须着脚、水云乡。

截断从来去路,步步清凉。

本然自得,是千古圆明珠玉房。

真个事、谁肯承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6:20

原文展示:

古今扰扰,大都奔竞利名场。舟车仆马如狂。到底功勋事业,分付梦黄粱。甚刚求失鹿,不见亡羊。且宜自防。须着脚水云乡。截断从来去路,步步清凉。本然自得,是千古圆明珠玉房。真个事谁肯承当。

白话文翻译:

古今纷扰,大家都在争名夺利的场所中奔忙。车船和马匹像发了狂一样。到底追求的功勋事业,不过是一场梦幻般的黄粱美梦。何必再去追求失去的东西,反而看不到失去的羊。应当自我防范,应该脚踏实地,像在云水之间的乡村。切断过去的路,走向清凉的未来。其实,能够真正获得的,是千古流传的圆明珠和玉房。真正的事情又有谁愿意承担呢?

注释:

  1. 扰扰:纷扰、喧闹的样子。
  2. 奔竞:争夺、追求。
  3. 舟车仆马:形容交通工具的繁忙,指代人们的奔波。
  4. 梦黄粱:意指美梦,源于“黄粱美梦”的典故,寓意虚幻的梦想。
  5. 失鹿:失去的猎物,比喻追求而失去的东西。
  6. 亡羊:失去的东西,强调后悔。
  7. 水云乡:形容一种理想的境地,隐喻清净、恬淡的生活。
  8. 圆明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象征理想或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姬翼,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深受当时文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人们追求功利名利,诗人对此现象进行反思,表达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与警醒。

诗歌鉴赏:

《婆罗门引·古今扰扰》以一种哲理性的眼光对待人生的纷扰和追求。诗中开篇便描绘了古今的喧嚣与忙碌,反映出人们在名利场中追逐的疯狂景象。接着,诗人通过“梦黄粱”的比喻,揭示了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幻与无常。这里,诗人以“失鹿”和“亡羊”来强调不必过于执着于失去的东西,提醒人们应当自我防范,保持内心的平静。

接下来的“须着脚水云乡”则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强调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清净与安宁。最后,诗人以“千古圆明珠玉房”来象征真正的智慧与内心的满足,指出追求物质与虚妄的代价,质疑真正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有多少。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古今扰扰”:描述古今纷繁复杂的生活状态。
    • “大都奔竞利名场”:人们在名利场中不断奔走追逐。
    • “舟车仆马如狂”:交通工具的忙碌象征人们的焦虑与狂热。
    • “到底功勋事业,分付梦黄粱”:追求的功名事业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
    • “甚刚求失鹿,不见亡羊”:不必过于执着于失去的东西。
    • “且宜自防”:应当自我保护,保持警觉。
    • “须着脚水云乡”: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归宿。
    • “截断从来去路,步步清凉”:要断绝过去的羁绊,走向清新的未来。
    • “本然自得,是千古圆明珠玉房”:回归自然本真,获得永恒的智慧。
    • “真个事谁肯承当”:质疑愿意承担责任的人的稀少。
  2. 修辞手法

    • 比喻:“梦黄粱”比喻虚幻的梦,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句子更为工整。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增强语气和节奏感。
  3. 主题思想

    • 本诗探讨了人生追求的虚幻与现实,提醒人们注意内心的平和与清净,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舟车仆马:象征繁忙的生活与追求,反映出社会的喧嚣与焦虑。
  • 梦黄粱:代表虚幻的理想与不切实际的追求。
  • 水云乡:理想的栖息地,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回归自然。
  • 圆明珠玉房:象征智慧与真理,代表着人们内心真正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舟车仆马”用来形容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交通繁忙和人们的奔波
    C. 内心的宁静

  2. “梦黄粱”的意思是什么? A. 真实的梦想
    B. 虚幻的梦想
    C. 理想的生活

  3. 诗人提到的“水云乡”象征什么? A. 繁华的都市
    B. 内心的宁静与自然
    C. 追求的名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婆罗门引·古今扰扰》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婆罗门引》更侧重于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而《鹿柴》则体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姬翼研究》

相关查询

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送周寺丞宰新郑 暮雨 送签判张秘丞赴秀州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宣州杂诗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利俱存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欠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不失旧物 土境 示字旁的字 包含吕的词语有哪些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解放思想 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兔银蟾 鱼打花 雪天萤席 反文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