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1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15:36
踏莎行(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雨屡作)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璧彩笼尘,金吾掠路。海风吹断楼台雾。
无人知是上元时,一夜月明无著处。
早是禁烟,朝来冻雨。东风自放银花树。
雪晴须有踏青时,不成也待明年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上元节夜晚,月光明亮却没有灯光的点缀,似乎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明日可能会有霰雨降临。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节日的孤寂感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提到的“禁烟”指的是春节期间禁放烟花,象征着节日的氛围和规则。最后,诗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踏青的机会,尽管今年的机会似乎已经失去。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季恭,号晓月,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上元节,反映了节日的氛围以及诗人在节日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期待。此时节正值寒冬末尾,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上元节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月明无灯的静谧夜晚。开头两句“璧彩笼尘,金吾掠路”勾勒出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璧彩象征美好的事物,但又被尘埃笼罩,暗示着节日的欢愉并未如愿。紧接着“海风吹断楼台雾”,风的描写带来一种动态感,打破了静谧,也为接下来的情感铺垫。诗人对“无人知是上元时”的感叹,透露出一种孤寂,仿佛节日的欢乐与自己无关。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未来的期望,“雪晴须有踏青时”,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期待,尽管今年无法实现,但仍然寄希望于明年。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的孤独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节日孤寂的感慨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希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璧彩笼尘”中“璧彩”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踏青”活动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