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时间: 2025-05-04 15:27:39

诗句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

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

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27:39

原文展示

永遇乐(余方痛海上元夕之习,邓中甫适和易安词至,遂以其事吊之。)
作者:刘辰翁 〔宋代〕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
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
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
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白话文翻译

在灯光和星光交相辉映的船上,崖山的尽头,官军正包围着这里。
明亮的月亮圆如璧,短暂的烟花仿佛跟春天的情景一样匆匆而去。
麟洲水浅,鳌山的流水缓缓流淌,愁苦的感觉就像汨罗江的夜雨。
还记得,那美好的时光和景色,当年在邺下的仙侣。
而今却无奈,元宵节的正月十五,像极了明月。
在小庙前看灯,转街听鼓,心中不免添了几分惆怅。
传来的柑橘香气冷冷的,随着风声渐渐消逝,又见岁月来去匆匆。
我依然记得,弓弯句子,犹如虞兮的情语。

注释

  • 灯舫华星:指灯光闪烁的船只与星星相辉映。
  • 璧月辉圆:形容明亮的月亮如同璧玉般圆满。
  • 麟洲:古地名,寓意美丽的地方。
  • 汨罗夜雨:暗指屈原投江的悲愤,象征深切的忧愁。
  • 元正元夕:正月十五,即元宵节,象征团圆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著作颇丰,以词风婉约见长,常抒发个人情感与社会时事。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元宵节,因朋友邓中甫的到来而感慨。诗中充满对往昔良辰美景的追忆,以及对身边现状的无奈和愁苦,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刘辰翁的《永遇乐》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元宵佳节的欢愉与内心的惆怅。开篇通过灯光与星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热闹的节日气氛,但随即转向对春日匆匆流逝的感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词中提到的“麟洲清浅,鳌山流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清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尤其是“愁似汨罗夜雨”,直接引入屈原的悲剧,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接下来的回忆“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更是将思绪带回到曾经的美好时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在元宵佳节的氛围中,感受到的却是冷清与孤独,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不仅是对往昔情感的追溯,也让整首词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形成了深刻的共鸣,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灯舫华星,崖山矴口,官军围处。”: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尽显节日气氛。
    • “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月亮明亮如璧,烟花短暂,象征春天的匆匆流逝。
    •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水浅流缓,引发愁苦,暗含屈原的悲愤。
    • “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形成鲜明对比。
    • “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对元宵节的思考,暗含孤独感。
    • “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节日的热闹中,心中却添了几分惆怅。
    •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去岁去。”: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去的追忆。
    • “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对往昔情感的追溯,情感深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璧月辉圆”比喻月亮的圆满。
    • 拟人:如“岁来去岁去”,赋予岁月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热闹与团圆,暗示节日的欢愉。
  • :象征团圆与思念,代表美好的时光。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内心的愁苦。
  • :象征悲伤与无奈,反映出诗人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良辰美景”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开
    •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 C. 元宵节的热闹
  2. 诗中“愁似汨罗夜雨”中的“汨罗”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地名,屈原投江之地
    • C. 月亮的别称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节日的热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的《永遇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刘辰翁更突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恋情的深情与执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排闷 悯俗 若耶村老人 初冬 养气 军中杂歌 小舟湖中夜归追和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示子聿 遣怀 排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设燕 厌塞众议 号天哭地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夕字旁的字 查封 养开头的成语 镸字旁的字 破格提拔 领结尾的成语 表面文章 旡字旁的字 龍字旁的字 海岱清士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