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34:46
采莲曲
作者: 齐己 〔唐代〕
越溪女,越江莲。
齐菡萏,双婵娟。
嬉游向何处,采摘且同船。
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
时逢岛屿泊,几共鸳鸯眠。
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
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
全诗翻译:
越溪的女子,采摘江边的莲花。
齐整的荷花,宛如双双的美人。
她们嬉游向何处呢?一起采摘,坐在同一条船上。
歌声从她们的容颜中悠扬而出,清波荡漾,涟漪相连。
正值在岛屿上停泊,几对鸳鸯共卧于此。
衣襟袖子已满载莲花,芳香四溢,互相传递。
薄暮时分归去,苎萝在烟雾中显得碧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鸳鸯”常用来象征爱情和伴侣,表现了和谐美好的情感。
作者介绍:
齐己,唐代诗人,字景仁,号少微,生于南朝,后迁居至唐代。他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借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趣,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采莲曲》描绘了越溪地区女子在江边采莲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和谐。诗开头以“越溪女,越江莲”引入,生动地勾勒出采莲女子的形象。她们在清波中嬉游,采摘莲花,情景交融,流露出一种恬静而愉悦的生活态度。诗中“浩唱发容与,清波生漪连”一句,表现了女子的歌声与水波相互作用,更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灵动。
中间几句提及“岛屿泊”和“鸳鸯眠”,暗示了爱情和归属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几句“襟袖既盈溢,馨香亦相传”与“薄暮归去来,苎萝生碧烟”,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归家情景,令人在诗中感受到了一种温馨和满足。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采莲的美好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采莲曲》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齐己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襟袖既盈溢”意思是?
A. 衣服满是水
B. 衣袖装满莲花
C. 衣服太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采莲曲》与《江南春》:两首诗都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荣。
《采莲曲》与《夜泊牛渚怀古》:前者描绘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而后者则充满了历史的感慨与思考,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