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7:47
寄玉泉实仁上人
往岁曾寻圣迹时,
树边三绕礼吾师。
敢望护法将军记,
且喜焚香弟子知。
后会未期心的的,
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
空寂无缘但寄诗。
在往年的某个时刻,我曾经去寻找圣人的足迹,
在树边绕了三圈,向我的师父行礼。
我希望能得到护法将军的记忆,
同时也高兴弟子们知道要焚香敬拜。
心中对再会的期盼却尚未确定,
在前峰想要下山时步伐却显得迟缓。
如今我年老体衰,行动更加困难,
空寂无缘,只能将这首诗寄托心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明,号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僧人及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闻名,常常表达对人世的思考与对宗教的虔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齐己在与一位高僧——玉泉实仁上人相识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师父的敬仰及对再会的期盼,同时流露出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孤独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齐己对宗教信仰的执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两句的“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展现了作者对师父的敬重,以及对宗教的追寻之路。通过“敢望护法将军记”,表达了他对护法神明的期盼,体现了信仰的力量。
接下来的句子“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则反映出他对未来再会的渴望和现实中的迟疑,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无奈。最后两句“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则以一种孤独的姿态,表达了年老后的身体虚弱和内心的空虚,最终只能通过诗歌寄托情感,彰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艺术的依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的景物描绘,成功地传达了齐己对信仰的坚定和人生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对师父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最终通过寄诗来寄托心愿,体现了对艺术的依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焚香”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中的“后会未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