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5
春草
作者: 齐己 〔唐代〕
处处碧萋萋,平原带日西。
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
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
到处是一片碧绿的草,平原上夕阳洒落。
这草似乎可以跟随游子的脚步,远远传来鹧鸪的啼鸣。
金谷园恐怕已经荒废,夫差的国度也已迷失。
想要寻找那兰蕙的小径,却满目荒凉,杂草丛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约779-835),唐代诗人,号静庵,擅长五言绝句,与李商隐等人并称。齐己的诗风清新淡雅,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齐己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的景象蕴含着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荒凉现状的无奈。
《春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草木繁盛的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伤感。开篇“处处碧萋萋”,以生动的描写展示出春草的勃勃生机,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希望的感觉。紧接着,诗人以“堪随游子路,远入鹧鸪啼”引入游子的形象,暗示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金谷园应没,夫差国已迷”两句则则通过历史典故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金谷园的繁华与夫差国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好与失落的交替。最后两句“欲寻兰蕙径,荒秽满汀畦”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追寻美好却只见荒凉,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草的描绘,更是通过草的生机与历史的衰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与思考。齐己的诗在清新自然中蕴含着哲理,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草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的感悟、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草》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齐己
C. 王维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象征什么?
A. 现实的荒凉
B. 繁华的过去
C. 未来的希望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思乡之情?
A. 处处碧萋萋
B. 堪随游子路
C. 欲寻兰蕙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