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6:51
小重山
作者: 蔡伸 〔宋代〕
楼上风高翠袖寒。
碧云笼淡日,照阑干。
绿杨芳草恨绵绵。
长亭路,何处认征鞍。
晓镜懒重看。
鬓云堆凤髻,任阑珊。
鸾衾鸳枕小屏山。
人如玉,忍负一春闲。
在高楼上,微风送来寒意,翠袖轻盈而寒冷。
淡淡的阳光被碧云笼罩,照耀着栏杆。
绿杨和芳草让人心中怅惘,思念绵绵无尽。
长亭的路上,何处能找到那曾经的征马?
早晨的镜子懒得再去照看,
鬓发堆成凤髻,任凭它披散。
鸾衾和鸳枕在小屏山上,
人似玉,怎忍心辜负这一春的闲适时光。
蔡伸,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极富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小重山》是蔡伸在春日时节写成的一首词。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展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
《小重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无尽思念。开篇以“楼上风高翠袖寒”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耸的楼阁,风拂过衣袖,带来一丝寒意,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淡日笼罩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绿杨芳草恨绵绵”一句,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长亭路的提及则更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渗透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自我,表现出一种懒散与无奈的情感,早晨的镜子和鬓云凤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己形象的放任与无所谓,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疲惫。
最后两句,借助鸾衾鸳枕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爱情的期盼与珍惜,而“人如玉,忍负一春闲”则道出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珍视,尽管有种种烦恼,但仍希望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无常人生的思考。
小重山的作者是?
诗中“长亭路,何处认征鞍”表达了什么情感?
“晓镜懒重看”中“懒重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都涉及到离别与思念,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