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小重山

《小重山》

时间: 2025-04-23 19:06:51

诗句

楼上风高翠袖寒。

碧云笼淡日,照阑干。

绿杨芳草恨绵绵。

长亭路,何处认征鞍。

晓镜懒重看。

鬓云堆凤髻,任阑珊。

鸾衾鸳枕小屏山。

人如玉,忍负一春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6:51

原文展示

小重山
作者: 蔡伸 〔宋代〕

楼上风高翠袖寒。
碧云笼淡日,照阑干。
绿杨芳草恨绵绵。
长亭路,何处认征鞍。
晓镜懒重看。
鬓云堆凤髻,任阑珊。
鸾衾鸳枕小屏山。
人如玉,忍负一春闲。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微风送来寒意,翠袖轻盈而寒冷。
淡淡的阳光被碧云笼罩,照耀着栏杆。
绿杨和芳草让人心中怅惘,思念绵绵无尽。
长亭的路上,何处能找到那曾经的征马?
早晨的镜子懒得再去照看,
鬓发堆成凤髻,任凭它披散。
鸾衾和鸳枕在小屏山上,
人似玉,怎忍心辜负这一春的闲适时光。

注释

  • 翠袖:指青色的衣袖,形容女子的衣着。
  • 碧云:指青色的云彩,象征美好的天气。
  • 长亭路:长亭是古代送行的地方,常与离别相关。
  • 征鞍:指骑马出征时所用的鞍具,象征着远行。
  • 晓镜:晨起时用的镜子,暗示早晨的懒散。
  • 鬓云堆凤髻:形容女子的发髻,堆积得如云彩般美丽。
  • 鸾衾鸳枕:鸾和鸳都是美好的鸟,象征美好的爱情与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极富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小重山》是蔡伸在春日时节写成的一首词。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伤,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紧密结合,展现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小重山》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感受和无尽思念。开篇以“楼上风高翠袖寒”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耸的楼阁,风拂过衣袖,带来一丝寒意,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情绪。接着,诗人描绘了淡日笼罩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显忧伤的氛围。

“绿杨芳草恨绵绵”一句,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长亭路的提及则更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渗透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自我,表现出一种懒散与无奈的情感,早晨的镜子和鬓云凤髻的描写,展示了对自己形象的放任与无所谓,反映了内心的失落与疲惫。

最后两句,借助鸾衾鸳枕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爱情的期盼与珍惜,而“人如玉,忍负一春闲”则道出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珍视,尽管有种种烦恼,但仍希望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上风高翠袖寒:描述高楼上清风拂袖的寒意,设定了场景的冷清。
  • 碧云笼淡日,照阑干:描绘了淡日被碧云遮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绿杨芳草恨绵绵:绿杨和芳草引发的思念,显示出对春日的无尽眷恋。
  • 长亭路,何处认征鞍:长亭与征鞍的提及,暗示离别与远行的情感。
  • 晓镜懒重看: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形象的懒散态度,反映内心的疲惫。
  • 鬓云堆凤髻,任阑珊:描绘美丽的发髻,但却显得无所用心,表达对生活的无奈。
  • 鸾衾鸳枕小屏山:象征美好的爱情与生活,营造出温馨的画面。
  • 人如玉,忍负一春闲:表达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不愿辜负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如玉”,将人比作美玉,突显其珍贵与美好。
  • 拟人:如“鬓云堆凤髻”,赋予鬓发以生命,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又有对无常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袖:象征青春与美丽。
  • 碧云:代表柔和的自然环境。
  • 长亭:象征离别与思念。
  • 鸾衾鸳枕:象征爱情与温馨的家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小重山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蔡伸
    • C. 苏轼
  2. 诗中“长亭路,何处认征鞍”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离别的无奈
    • C. 对美食的喜爱
  3. “晓镜懒重看”中“懒重看”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关心
    • B. 疲惫与无所谓
    • C. 兴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离愁别绪,表现出对爱情的思念,但更加细腻和婉约。
  • 《江城子》:则以豪放的笔调表达对往事的深切回忆。

这些作品在主题上都涉及到离别与思念,但在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源与词典》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一 如梦令 其二 题画扇 如梦令 游丝 如梦令•春昼 如梦令 如梦令 雨窗夜坐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藏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皮子薄 釆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矜己任智 因势乘便 躔陛 包含诙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竦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然赤 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声雅音 血仇 瓜字旁的字 流水席 怜我怜卿 计伐称勋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