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7:03
赠林碧鉴相士
咸阳宫中四尺镜,照人五臟何炯炯。
桑田沧海千馀年,百炼依然化为矿。
君从何处得此物,铸就双瞳敌秋月。
向来照心今照形,不事澜翻三寸舌。
远冲风雪肯我过,看来犹未深知我。
我方簑笠立钓矶,万事浮云都勘破。
噫嘻吁,只今神目鬼眼纷道途,
暗中许负应卢胡。
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
不知天津桥上复有龙钟无。
在咸阳宫中,有一面四尺宽的大镜子,能够清晰地照出人内心的五脏,光彩夺目。经历千年的桑田沧海,依然能将其化为矿石。你从哪里得到了这面镜子,铸造出这双明亮的眼睛,能与秋月媲美?以前是照心,现在则照形,不必用三寸舌去辩论。远远的风雪中,你愿意让我过去,看起来你还未真正了解我。我现在穿着雨具,站在钓鱼的礁石上,万事如浮云,我都看破了。唉,现今神明和鬼怪纷纷在道路上,暗中许多负面之事在发生。试问林家老碧鉴如何,不知道天津桥上是否还会有老龙钟。
作者介绍: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和政治家,因其忠诚爱国而被后人铭记。他以义和诗名,尤其在国家危难时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文天祥在国家沦陷、民族危机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知己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一面镜子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自我和他人的深刻思考。咸阳宫中四尺镜的意象,不仅象征了历史的沧桑变幻,也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求。桑田沧海的比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百炼依然化为矿”的句子则表达了在经历磨难后,依旧保持坚韧的品质。
诗中反复提到对知己的渴望,尤其是“君从何处得此物”的疑问,表明诗人对他人智慧和洞察力的敬佩。同时,诗人也自我反思,指出“远冲风雪肯我过”,显示出对自身境况的无奈与孤独。最后的“试问何如林家老碧鉴”则是对人际关系和人生经历的思考,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自我反思、人际关系与人生哲理展开,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知己的期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四尺镜”象征什么?
“桑田沧海”比喻的是:
诗人对“林家老碧鉴”的询问反映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情感的深刻,而文天祥的《赠林碧鉴相士》则更侧重于对自身与他人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探讨。二者都体现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深刻洞察,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