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湖舟中

《西湖舟中》

时间: 2025-05-03 01:29:50

诗句

春半出门春可怜,黄鹂隔岸啼春烟。

垆头沽酒饮不醉,更向西湖呼酒船。

葡萄荔枝酒色红,银缸金碗须臾空。

但令一醉卧明月,莫使醒眼看春风。

凤凰山头春草绿,金牛湖上花成簇。

日落歌声水面来,画栏笑倚人如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1:29:50

原文展示:

春半出门春可怜,黄鹂隔岸啼春烟。
垆头沽酒饮不醉,更向西湖呼酒船。
葡萄荔枝酒色红,银缸金碗须臾空。
但令一醉卧明月,莫使醒眼看春风。
凤凰山头春草绿,金牛湖上花成簇。
日落歌声水面来,画栏笑倚人如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我出门感叹春景的可怜,黄鹂在对岸啼鸣,春烟缭绕。
酒家边上买酒却喝不醉,更想在西湖上叫来酒船。
葡萄和荔枝的酒色鲜红,银缸和金碗瞬间就空了。
只要让我一醉卧在明月下,不要让我醒来看到春风。
凤凰山顶春草正绿,金牛湖畔花朵成簇。
夕阳西下,歌声从水面飘来,倚靠在画栏上的人宛如玉石般美丽。

注释:

  • 春可怜:春天的景色令人怜惜,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感伤。
  • 啼春烟:黄鹂的叫声与春天的烟雾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垆头沽酒:酒家边上买酒,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须臾空:短暂的时间就饮尽酒,强调了饮酒的快意与人生的短暂。

典故解析:

  • 明月: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明月常常象征着宁静、思念与孤独。
  • 凤凰山金牛湖:地名的使用不仅增添了地域色彩,还营造出一种自然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奎,明代诗人,其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意正浓之时,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饮酒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西湖舟中》是一首描绘春天与饮酒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乐趣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春半出门春可怜”引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怜惜,紧接着黄鹂的啼鸣与春烟缭绕,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诗中的“垆头沽酒饮不醉”表现了诗人对饮酒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对酒的描绘更是生动,红酒色与金碗银缸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奢华而又短暂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日落歌声水面来,画栏笑倚人如玉”不仅描绘了西湖的美好景象,也通过“人如玉”的比喻,提升了对生活的审美与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半出门春可怜”:春天已经过去一半,诗人出门感到春景的可怜,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黄鹂隔岸啼春烟”:黄鹂在对岸啼鸣,春烟缭绕,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垆头沽酒饮不醉”:在酒家边上买酒,却喝不醉,体现出一种对饮酒的渴望。
    • “更向西湖呼酒船”:想要在西湖上叫来酒船,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 “葡萄荔枝酒色红”:葡萄和荔枝的酒色鲜红,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酒的美好。
    • “银缸金碗须臾空”:银缸金碗很快就空了,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饮酒的快意。
    • “但令一醉卧明月”:只要能醉卧在明月下,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莫使醒眼看春风”:不想醒来看到春风,传达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 “凤凰山头春草绿”:凤凰山的春草青青,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金牛湖上花成簇”:金牛湖上花朵成簇,描绘出春天的活力。
    • “日落歌声水面来”:夕阳西下,歌声在水面上飘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画栏笑倚人如玉”:倚在画栏上笑的人如玉般美丽,强调了人的优雅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如玉”,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黄鹂的啼鸣与春烟的结合,使得春天显得生动而有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饮酒生活的向往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希望与美好。
  • 黄鹂:代表春天的声音,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短暂的快意。
  • 明月:代表宁静、思念和孤独,构筑出一种浪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鹂”是在什么地方啼鸣?

    • A. 山顶
    • B. 对岸
    • C. 湖面
    • D. 酒家
  2. 诗人希望在诗中醉卧在哪里?

    • A. 酒家
    • B. 明月下
    • C. 湖边
    • D. 山顶
  3. 诗中提到的“凤凰山”代表了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的景象
    • C. 秋天的落叶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西湖舟中》都表达了对饮酒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洒脱,而李奎则更显细腻与婉约。

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风格诗人在同一主题上的不同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途中逢进士许巢 赠许牍山人 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亲故 秋晚林中寄宾幕 登雪窦僧家(一作书窦云禅者壁) 汝南过访田评事 送道上人游方 东溪言事寄于丹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同萧山陈长官县楼登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劳形苦神 金刚禅 如梦初醒 驻锡 立刀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无结尾的成语 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多露之嫌 瞽瞍不移 钱券 阳历年 鸟字旁的字 剑气箫心 诙辞 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