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0: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0:39:17
蝶恋花 久不接家书,歌以遣闷
——张玉珍
杨柳丝长烟漠漠。
节近清明,雨润秋千索。
底事流莺惊梦觉。
起来独坐垂珠箔。
庭畔小桃将吐萼。
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
焉得双鱼云外落。
一函慰我离愁恶。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季时节的孤寂和忧愁。杨柳的细丝在烟雾中摇曳,清明节将近,细雨滋润着秋千的绳索。为什么流莺在梦中惊醒我呢?我起身独自坐在珠帘下。庭边的小桃花即将绽放,但最近几天的春寒使得美好的景色都失去了光彩。哪里能有那双鱼从云外飘落呢?一封信能够安慰我的离愁苦闷。
作者介绍:张玉珍,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细腻,富有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作者与家人分离、久未通信的时刻,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在春日孤寂中产生的忧愁与无奈。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愁苦。开篇“杨柳丝长烟漠漠”,展现出一幅春日的朦胧画面,柳丝轻柔,烟雾缭绕,给人以宁静却又略显萧瑟的感觉。接下来提到“节近清明”,这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思念的催化剂,清明节的到来使得作者心中愈发感受到对亲人的思念。
“底事流莺惊梦觉”,流莺的歌声如同梦中惊醒,打破了作者的宁静,流莺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也让人感到孤独。接着“起来独坐垂珠箔”,表达出作者的孤独与无奈,她独自坐在窗前,心中充满了离愁。
“庭畔小桃将吐萼”,桃花即将开放,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几日春寒,好景俱抛却”,春寒的到来让美好的景色变得黯淡无光,体现出作者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最后两句“焉得双鱼云外落,一函慰我离愁恶”,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能够收到亲人的信件来抚慰自己心中的离愁。整个词调子悲凉,却又透出一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离愁与思念,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焉得双鱼云外落”中的“双鱼”象征什么?
“庭畔小桃将吐萼”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