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8:36
古榕夹道周,老干参天碧。
溜雨四十围,下视庭前柏。
垂根相勾联,敷荫接南国。
凌寒不改柯,阅人如过客。
山空秋月明,路远车尘寂。
清游记昨梦,危坐倚孤石。
矫首睇云萝,双凫生羽冀。
在古老的榕树环绕的道路旁,树干高耸入云,苍翠欲滴。
雨水在树间流淌,俯视庭前的柏树。
树根交错相连,浓荫覆盖南方的土地。
即使在寒冬,它的枝叶也不改色,仿佛观看人们如同过客。
山空中明亮的秋月,远路上车尘寂静。
昨日梦游的清闲,危坐在孤石之上。
我抬头仰望云间的藤萝,双飞的野鸭翅膀生出羽翅的渴望。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在山间游历时,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超然,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以及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场景,通过描写古榕、秋月、孤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然的氛围。开篇的“古榕夹道周”,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景致,也传达出一些历史的沧桑感,仿佛这条道路上走过了多少岁月。接下来的“老干参天碧”,则以生动的形象突出了自然的生机与力量。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他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凌寒不改柯,阅人如过客”,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世事的淡泊与无常。最后,诗人倚坐孤石,仰望云萝,展现出一种清游的志趣,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描写,更蕴含了深厚的哲理思考,是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反思。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体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榕”象征什么?
A. 历史与沧桑
B. 年轻与活力
C. 自然的美丽
D. 生命的脆弱
“凌寒不改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态度?
A. 生命的热情
B. 自然的敬畏
C. 世事的淡然
D. 人生的迷茫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C. 对世俗的反感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