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3:09
忽忆前时小院归,
杏花墙角两三枝。
夜香烧断黄昏月,
缥缈邻家玉笛吹。
突然想起以前回到小院的情景,墙角的杏花开出了两三枝。夜晚的香气弥漫,仿佛把黄昏的月光都烧尽了,遥远的邻家传来缥缈的玉笛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杏花”与“笛声”在古典诗词中常用以表达对春天和远方的思念,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作在宋代文人中颇具影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春天的到来和对往昔的怀念有关。小院的杏花和邻家笛声唤起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本首《绝句》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夜晚的宁静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小院中,偶然忆起往昔,杏花在墙角悄然绽放,似乎在提醒他春天的气息。夜晚的香气如同美好的回忆,缥缈的笛声伴随着黄昏的月光,渗透到诗人的内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引人遐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珍视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花?
诗中“夜香烧断黄昏月”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杨冠卿的《绝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静谧与和谐。两者皆以诗意的意象传达情感,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更具生活气息,后者则更显自然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