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2:30
烛影摇红 答香侯
作者: 曹溶 〔明代〕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
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
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
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
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在秋色中分明,银色的月亮在楼头催促着夜晚的降临。
五湖的浪潮隔着芙蓉花,徒然倚靠在朱色栏杆上。
是谁将诗词寄在纨扇上,重温那华丽的笔迹?
远山上停满了雪,野外的帐篷传来烽烟,愁苦弥漫在庭院。
我还未脱下征战的衣衫,一年间听尽了铜壶滴漏的声音。
骏马成队,玉关大开,战场近在眼前。
不相信孤臣的身世卑微,只需看那冰冷的华彩拂面。
难以医治的白发,尽管说什么丹砂,夜晚渐凉我渐困倦。
作者介绍:
曹溶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而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理想的碰撞,诗人以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色的感怀与对人生的思索。开头的“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逐渐加深,从初始的宁静转向愁苦,描绘出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感受。
诗中“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借用扇子上的诗句,表现出诗人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的“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则将愁苦的情绪进一步深化,暗示着战乱带来的忧虑和无奈。
最后,诗人以“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结束,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人生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银蟾”指的是什么?
A. 月亮
B. 星星
C. 太阳
D. 河流
“徒倚朱栏遍”中“徒”字的意思是?
A. 仅仅
B. 依靠
C. 穷困
D. 繁多
诗中提到的“铜壶箭”象征什么?
A. 战争
B. 时光的流逝
C. 美好生活
D. 诗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