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03
金缕含烟,河阳几处青青色。
丝丝惯惹客边愁,挽就同心结。
漫道柔条无力,绾离情江南江北。
随风低舞,带雨转垂,纤腰一搦。
南陌留春,池塘影转黄昏月。
灵和殿里最风流,是处经攀折。
送尽殷勤契阔,更堪怜飞花似雪。
飘零水驿,袅袅楼前,灞桥初别。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金色的丝线在烟雾中隐约可见,河阳边上几处泛着青色。微风拂动,柔软的柳条总是让人心生忧愁,仿佛将离别的情感紧紧缠绕在一起。人们常说柳条无力,然而却绾起江南江北的离情别绪。随风低舞的柳条,如同带雨而垂,娇柔的身姿令人怜爱。春天在南陌的景色中留驻,池塘的倒影映照着黄昏的月光。灵和殿中最为风流的时光,总是被人一一攀折。即便送尽了殷勤与情意,仍然令人怜惜那飞舞如雪的花瓣。水边的驿站,楼前的柳影,都是在灞桥初别时的情景。
吴尚憙,清代诗人,生于文人荟萃的时期,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他的诗风多融入个人情感,兼具温婉与豪放。
《烛影摇红 春柳》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人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中,感受到柳条的柔美和离别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与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思念。
这首《烛影摇红 春柳》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苦涩。诗中以“金缕含烟”开篇,便给人以优雅、精致的感觉,展现了春日的朦胧美。接着,诗人以“丝丝惯惹客边愁”抒发了因春柳而引发的思乡情绪,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细腻观察。
整个诗歌中,柳条的形象反复出现,既是春天的象征,也是离别情感的寄托。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尤其是“更堪怜飞花似雪”,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与心痛。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精致,既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有情感的细腻纠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诗人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融入个人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深层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在春天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离愁的无奈,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爱情、友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描绘的春天是如何表现的?
“飞花似雪”中的“雪”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柳条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