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

时间: 2025-04-30 20:44:13

诗句

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

西风惯送别离船,又到枫桥下。

斜日孤帆犹挂。

更多少、游人归也。

重城又早,灯火摇星,管弦沸夜。

强自推篷,川途风景空如画。

钟声惊断枕边魂,残月偏无藉。

不见东窗艳冶。

漫神游、歌台舞榭。

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临风独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13

原文展示:

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西风惯送别离船,又到枫桥下。斜日孤帆犹挂。更多少游人归也。重城又早,灯火摇星,管弦沸夜。强自推篷,川途风景空如画。钟声惊断枕边魂,残月偏无藉。不见东窗艳冶。漫神游歌台舞榭。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临风独写。

白话文翻译:

水冷的吴江河边,曲折的堤岸上杨柳多已枯萎。西风常常送走离别的船只,今天又经过枫桥。斜阳下,孤帆仍在水面上挂着。又有多少游人已经归去。城里夜色已早,灯火摇曳,宛如星星,管弦乐声在夜中喧闹。我强行推开船篷,河流两岸的风景空旷如画。钟声突然惊醒了我梦中的灵魂,残月也无处可依。看不见东窗的艳丽光景。漫游于歌台舞榭之间,怀念的人容易变老,吊古之情多愁善感,独自在风中写下心中的感慨。

注释:

  • 吴江:江南的一条河流,水冷指水温较低。
  • 曲堤:指弯曲的堤岸。
  • 衰谢:植物枯萎。
  • 西风:秋天的风,常与离别相关。
  • 枫桥:古代著名的风景地,常用作送别的场景。
  • 斜日:即夕阳,表示时间的流逝。
  • 孤帆:孤独的船帆,象征孤独与离别。
  • 重城:指城楼和城墙。
  • 管弦:音乐器乐合奏。
  • 推篷:把船的篷布推开。
  • 钟声:寺庙的钟声,常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 残月:夜空中残留的月亮。
  • 东窗:指窗外的风景,寓意美好。
  • 漫神游:在歌舞场所自由游荡。
  • 吊古:怀念古人或古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细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泊舟于吴江,目睹周围的景色,感受到离别与思念,情绪因而激荡。诗篇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蕴含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以秋天的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船上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引入,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气氛,立刻勾勒出一种凄凉的场景。随着西风的吹送,离别的情感愈发浓烈,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接下来的描写中,孤帆、斜日、灯火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在夜晚的城市中,感受到灯火的摇曳与音乐的喧嚣,内心却是孤独而沉重的。通过“钟声惊断枕边魂”,诗人表达了对梦境的惊扰与对现实的无奈,残月的无助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最后,诗人自言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独自在风中写下自己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的描绘到内心情感的流露,显示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水冷吴江”:描绘了一个清冷的江边,感受到了秋季的来临。
  • “曲堤杨柳多衰谢”:堤岸弯曲,杨柳枯萎,暗示岁月流逝。
  • “西风惯送别离船”:西风常常带走离别的船只,象征着离愁别绪。
  • “又到枫桥下”:提及一个古老的送别场景,增加了文学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灯火摇星”将灯光与星星联系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拟人化的手法在“钟声惊断枕边魂”中表现,钟声仿佛有生命,能够影响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冷:象征凄凉与寒冷的情感。
  • 杨柳:常与离别相联系,象征思念。
  • 孤帆:表达孤独和离别的感觉。
  • 钟声:传达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惊扰。
  • 残月:象征无依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枫桥”主要象征什么?

    • A. 送别
    • B. 归家
    • C. 快乐
  2. “水冷吴江”的“水冷”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3. 诗中提到的“钟声”起到了什么作用?

    • A. 增加热闹
    • B. 唤醒内心的感慨
    • C. 送别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将进酒》
  2. 杜甫《月夜忆舍弟》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俞士彪的《姑苏晚泊》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但俞士彪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独白,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鉴赏》
  2. 《古诗词入门》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温处士山居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 赠阙下裴舍人 言怀 校猎曲 送边补阙东归省觐 送郎四补阙东归 寄任山人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送陆郎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重垣迭锁 攀蹑 惜孤念寡 玄字旁的字 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步人脚 煜煜 年庚 溯流从源 奸淫 言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三坟 流芳遗臭 包含凿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