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13
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西风惯送别离船,又到枫桥下。斜日孤帆犹挂。更多少游人归也。重城又早,灯火摇星,管弦沸夜。强自推篷,川途风景空如画。钟声惊断枕边魂,残月偏无藉。不见东窗艳冶。漫神游歌台舞榭。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临风独写。
水冷的吴江河边,曲折的堤岸上杨柳多已枯萎。西风常常送走离别的船只,今天又经过枫桥。斜阳下,孤帆仍在水面上挂着。又有多少游人已经归去。城里夜色已早,灯火摇曳,宛如星星,管弦乐声在夜中喧闹。我强行推开船篷,河流两岸的风景空旷如画。钟声突然惊醒了我梦中的灵魂,残月也无处可依。看不见东窗的艳丽光景。漫游于歌台舞榭之间,怀念的人容易变老,吊古之情多愁善感,独自在风中写下心中的感慨。
作者介绍: 俞士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事,情感细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泊舟于吴江,目睹周围的景色,感受到离别与思念,情绪因而激荡。诗篇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蕴含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烛影摇红 其二 姑苏晚泊》以秋天的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船上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水冷吴江,曲堤杨柳多衰谢”引入,给人一种清冷、萧瑟的气氛,立刻勾勒出一种凄凉的场景。随着西风的吹送,离别的情感愈发浓烈,诗人将这份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中,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接下来的描写中,孤帆、斜日、灯火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在夜晚的城市中,感受到灯火的摇曳与音乐的喧嚣,内心却是孤独而沉重的。通过“钟声惊断枕边魂”,诗人表达了对梦境的惊扰与对现实的无奈,残月的无助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最后,诗人自言怀人易老、吊古多愁,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独自在风中写下自己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的描绘到内心情感的流露,显示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枫桥”主要象征什么?
“水冷吴江”的“水冷”指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提到的“钟声”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俞士彪的《姑苏晚泊》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表现出对离别的感伤,但俞士彪更注重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的独白,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