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9:11
《烛影摇红》
雪映虚檐,梦魂正绕阳台近。
朝来谁为护重笼,云卧衣裳冷。
应念兰心薰性。对芳年才华自信。
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板压红牙,手痕犹在余香泯。
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
可惜闲情未领。但雕梁尘销雾暝。
几回清夜,月转西廊,梧桐疏影。
在雪花映照的虚檐下,梦中的魂魄正徘徊在阳台附近。
今天早晨,谁来保护这重重的笼子,衣裳在云中显得冷淡。
应该会想到兰花的心思与气质,面对这个充满芳香的春天,才华自信满满。
在温暖的洞房中,换上新的羽衣,移宫的珠子圆润,丝绸光滑。
被压得红牙痕迹依旧,手上的香气已渐渐消散。
当时只等醉翁的到来,引导我去听莺鸟的歌声。
可惜我未能领悟那份闲情。雕梁上尘埃消散,雾霭朦胧。
几次在清冷的夜晚,月光照在西廊,梧桐的影子疏落而美丽。
虞集,字伯生,号云溪,元代诗人,文学家。他与张养浩、白朴齐名,号称“元曲三大家”。虞集的诗词以清丽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烛影摇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虞集生活在元代后期,面对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情感,他通过诗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古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人借助雪映、阳台、衣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氛围。开篇的“雪映虚檐”,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孤寂,而“梦魂正绕阳台近”则引入了梦境与现实交织的主题,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思念。
全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春暖花开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而“当时惟待醉翁来,教听莺声引”则反映了对欢乐时光的期待与珍惜,表现出一种对生活乐趣的热爱。
此外,诗中虽有对过往的缅怀,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可惜闲情未领”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使整首诗在温暖的表象下透出一丝哀伤。
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过往的追忆,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无常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温暖中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雪映虚檐”,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应念兰心薰性”中的“兰心”指代什么?
诗中“可惜闲情未领”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