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16:44
眼儿媚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循槛琅玕粉沾衣。
一片子规啼。
蓬壶梦短,蜀衾香远,愁损腰肢。
石城堂上双双燕,应傍莫愁飞。
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与谁期。
在栏杆旁,琅玕花的粉末沾染了衣裳。
只听见一声声杜鹃啼叫。
蓬壶里的梦太短,蜀地的香气远去,
愁苦地损伤了我的腰肢。
石城堂上双双燕子,应该和我一起飞去。
春江的小艇,在雪中梅树下,
我不知道这份约定是谁的。
作者介绍: 吕渭老(约生于公元1080年,卒于公元1150年),字梦阮,号澹然,宋代诗人,诗风婉约,擅长描写自然和人情。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眼儿媚》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诗人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描绘,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眼儿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首句“循槛琅玕粉沾衣”,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琅玕花的粉末象征着美丽和爱的渴望。接下来的“子规啼”,则以鸟鸣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仿佛在暗示着离别的苦楚。这里,杜鹃鸟的啼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情感的回声,激起了内心深处的思念与愁苦。
“蓬壶梦短,蜀衾香远”,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梦的短暂与蜀地的香气象征着爱情的流逝与距离的遥远,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石城堂上双双燕”,燕子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团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能够伴随自己飞翔,强调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最后两句“春江艇子,雪中梅下,知与谁期”,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期待。
整首词在柔美的意象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渴望,同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感伤,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它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春江艇子,雪中梅下”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吕渭老的《眼儿媚》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但吕渭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两位诗人在风格和情感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展现了宋代词坛的丰富多样。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