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荷

《秋荷》

时间: 2025-07-30 04:24:45

诗句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叶束烟如效颦。

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24:45

原文展示:

秋荷
蒲茸承露有佳色,
茭叶束烟如效颦。
盈盈一水不得渡,
冷翠遗香愁向人。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荷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茭白的叶子在烟雾中摇曳,就像女子轻轻的皱眉。
那清澈的水面让我难以渡过,
冷冷的荷香让我心中愁绪满满。

注释:

  • 蒲茸:蒲草的绒毛,指荷花的花瓣或周围的植物,承载露水。
  • 佳色:美丽的色彩。
  • 茭叶:水生植物,指的是一种水草,形状如扁平的叶子。
  • 束烟:形容水面上的烟雾缭绕。
  • 效颦:比喻女子的眉头微皱,形容茭叶的姿态。
  • 盈盈:形容水面清澈而平静的样子。
  • 冷翠:指荷叶的颜色清冷而翠绿。
  • 遗香:留下的香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出身于文学世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其与人生情感的联系。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荷花凋谢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荷的美丽景象,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荷》是一首描写秋天荷花的古诗,诗人在这首作品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恰到好处的意象,表现了秋天荷花的美丽与淡淡的忧愁。诗的开头“蒲茸承露有佳色”,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荷花在露水中的光辉,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茭叶束烟如效颦”,将茭叶的形态比作女子的皱眉,传达了一种柔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的后两句则更为深刻,通过“盈盈一水不得渡”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而“冷翠遗香愁向人”则暗示了荷花的香气虽美,却也引发了诗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愁绪。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通过这些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引发读者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思考。秋天的荷花虽然美丽,却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诗人在美的背后透出一丝哀愁,展现了唐诗的深邃与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蒲茸承露有佳色:描绘荷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尤为美丽,暗示着清晨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2. 茭叶束烟如效颦:茭叶在烟雾中的摇曳,形象地比喻成女子的皱眉,增添了柔情与生动感。
  3. 盈盈一水不得渡:水面清澈而宁静,但又让人无法渡过,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不可触及。
  4. 冷翠遗香愁向人:荷叶的清冷和香气的遗留,引发了诗人的愁苦情感,体现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茭叶比作女子的皱眉,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遗香愁向人”赋予了荷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荷花的赞美,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茸: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茭叶:代表着柔美与温柔,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一水:象征着阻隔与渴望,隐喻人生的无奈。
  • 冷翠:荷叶的颜色,象征着秋天的宁静与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蒲茸承露有佳色”中的“佳色”指的是什么?

    • A. 荷花的颜色
    • B. 露水的颜色
    • C. 水面的颜色
    • D. 诗人的心情
  2. “盈盈一水不得渡”中的“一水”指的是:

    • A. 湖泊
    • B. 河流
    • C. 池塘
    • D. 水面
  3. 诗中“冷翠遗香愁向人”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愁苦
    • C. 期待
    • D. 感激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荷塘月色》:朱自华的作品,描绘荷花的美丽与宁静。
  • 《白莲》:李白的诗,表现对荷花的赞美。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秋荷》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秋天的忧愁,后者则体现出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观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陆龟蒙诗集》

相关查询

秋闱锁试赠赵茂实 杨柳枝词 春色满皇州(一作薛能诗) 落第归乡留别长安主人 昌年宫之作 闻诵法华经歌 闻诵《法华经》歌 杂诗 其三 杂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美不胜收 走之旁的字 斗志昂扬 页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雕章琢句 舞态生风 車字旁的字 百无一是 痒磨树者 称开头的成语 隐避 禀议 凵字底的字 枝分叶散 嘉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