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其三 竹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 其三 竹》

时间: 2025-07-28 11:08:37

诗句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08:37

原文展示: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白话文翻译:

今天南风吹来,吹得庭前的竹子摇曳不定。
竹子的低吟和高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甲刃相撞。
这萧瑟的风雪之意,竹子能被折断,但不能被侮辱。
风雨过后,竹子已经恢复了生机,宛如散落的青玉。
故乡如今又有什么呢?秋雨中荒凉的篱笆上开着菊花。
这位朋友你安好否?归来时请打扫南轩的绿意。

注释:

  • 今日南风来:指今天的南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吹乱庭前竹:形容风吹动庭前的竹子,表现出竹子的柔韧和活泼。
  • 低昂中音会:低声和高声的竹子在风中相互交响。
  • 甲刃纷相触:比喻竹子在风中相互碰撞,产生清脆的声响。
  • 萧然风雪意:指风雪带来的萧瑟的感觉。
  • 可折不可辱:竹子虽然可以被折断,但气节不容侮辱。
  • 猗猗散青玉:形容竹子恢复生机后,青翠欲滴的美丽。
  • 故山今何有:询问故乡的现状。
  • 秋雨荒篱菊:指秋雨中荒凉的篱笆上盛开的菊花,表现出孤独与坚韧。
  • 此君知健否:询问友人的安康。
  • 归扫南轩绿:希望归来后能整理南轩的绿意,象征着希望与重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诗歌、散文、词曲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尤其以豪放派词风著称。苏轼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哲理,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是苏轼在经历政治风波、被贬后的创作。此时的他身居他乡,心中常怀故乡之情,诗中借竹子表达对精神和品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子为主线,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声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今日南风来”引出了整个场景,南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预示着生命的活力。接下来的“吹乱庭前竹”,生动描绘了竹子在风中的摇曳,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通过声音的描写,强调了竹子的独特韵律,展现了其独立而坚韧的特性。诗人以“可折不可辱”来突出竹子的坚韧品格,表达了他对清白与高洁的追求。这种精神反映了苏轼自身的处世态度,尽管身处逆境,依然保持高尚的气节。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则展现了竹子在风雨后重焕生机的美丽,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诗的最后两句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关心,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故人的思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南风来:今天南风吹来,带来了温暖。
  2. 吹乱庭前竹:风吹得庭前的竹子摇曳不定。
  3. 低昂中音会:竹子的低吟和高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合奏。
  4. 甲刃纷相触:形容竹子碰撞时产生清脆的声响,像是兵器相击。
  5. 萧然风雪意:这萧瑟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风雪的寒冷。
  6. 可折不可辱:竹子可以被折断,但不能被侮辱,强调竹子的气节。
  7. 风霁竹已回:风雨过后,竹子恢复了生机。
  8. 猗猗散青玉:形容竹子青翠欲滴,宛如散落的青玉。
  9. 故山今何有:询问故乡的现状如何。
  10. 秋雨荒篱菊:秋雨中,荒凉的篱笆上开着孤独的菊花。
  11. 此君知健否:问候朋友的安康。
  12. 归扫南轩绿:希望归来后能整理南轩的绿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青玉,表现其清雅之美。
  • 拟人:竹子的声音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 对仗:如“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竹子展开,通过竹子的形态和精神,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关心。它传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秋雨:象征孤独与思念。
  • 菊花:象征顽强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今日南风来”意指什么?

    • A. 寒冷的北风
    • B. 温暖的南风
    • C. 暴雨
    • D. 暴雪
  2. 在诗中,竹子被比作什么?

    • A. 玫瑰
    • B. 青玉
    • C. 银杏
    • D. 松树
  3. “可折不可辱”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命的无所谓
    • B. 对尊严和品格的坚持
    • C. 对财富的渴望
    • D. 对朋友的背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竹里馆》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竹》与王维的《竹里馆》在意象上都有竹子,但前者更强调精神和品格,后者则多了几分宁静与淡泊。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竹子的理解和表现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文化》

相关查询

和高平朱(一作米)参军思归作 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 杂曲歌辞。少年行 经月岩山 送别郑明府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赠张建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送故人归蜀 送张儋水路归北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鞫狱 援开头的成语 怀顾 倒八字的字 气字旁的字 朝不及夕 公行无忌 庀材 夜半更深 豕字旁的字 鸣凤朝阳 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杵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暮云亲舍 兵拏祸结 郢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