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点绛唇 极乐寺

《点绛唇 极乐寺》

时间: 2025-04-27 12:00:15

诗句

乱木孤城,可怜一片销魂土。

江山无主,佳愁风雨。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

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15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极乐寺
作者: 溥儒 〔近代〕

乱木孤城,可怜一片销魂土。
江山无主,佳愁风雨。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
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


白话文翻译:

这座孤独的城堡被杂乱的树木包围,令人怜惜的是这片令人心碎的土地。
江山无人统治,只有美好的愁绪伴随着风雨。
烟雾缭绕的水池和台阶,风景依旧如昔。
在让我伤感的地方,荒凉的村庄和旅行的道路上,却再也看不见斜阳的渡口。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木孤城:杂乱的树木环绕的孤独城池。
  • 销魂土:令人心碎的土地。
  • 江山无主:指没有人治理的国家。
  • 佳愁:美好的愁苦。
  • 烟水池台:有烟雾的水池和台阶。
  • 荒村客路:荒凉的村庄和游客的道路。
  • 斜阳渡:斜阳下的渡口,象征着归乡或离别。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江山无主”可以引申为对国家动荡和沦陷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溥儒(1884-1963),字子明,号桐隐,满族人,近现代书法家、画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
《点绛唇 极乐寺》创作于动荡的近代,诗人身处社会变革之中,常常感受到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沧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极乐寺》是溥儒以极简的笔触描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刻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的开头“乱木孤城”,即刻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面,随着“可怜一片销魂土”,情感的基调迅速上升,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怜惜与心痛跃然纸上。接着,“江山无主,佳愁风雨”,表现出一种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持久的美感与不变的情怀。尽管环境依旧,人的心境却因外界变化而感到无比的失落与孤独。最后一句“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荒村”和“客路”象征游子心中的孤寂与漂泊,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无常,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木孤城:描绘出一座被杂木包围的孤城,暗示着孤独和荒凉。
  2. 可怜一片销魂土: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怜惜,似乎在说这土地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与故事。
  3. 江山无主:无主的江山象征着失去的希望与动荡的时局。
  4. 佳愁风雨:美好的愁苦伴随着自然的风雨,显示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感受。
  5. 烟水池台:描绘出一幅朦胧的景象,似乎在传达一种迷离的美感。
  6. 风景还如故:尽管环境不变,但内心的感受已经有所不同。
  7. 伤心处,荒村客路:在令人伤感的地方,荒凉的村庄和旅行的道路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归属感的缺失。
  8. 不见斜阳渡:斜阳象征着归属与希望,然而在此处却无法再见,表达深切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孤城”、“销魂土”等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孤独和悲伤的情感。
  • 拟人:在“佳愁风雨”中,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度。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在动荡时代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时代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象征孤独与无助。
  • 销魂土:代表失去的美好与心痛。
  • 风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常。
  • 烟水:代表朦胧与迷离的情感。
  • 斜阳渡:象征归属与希望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木孤城”是什么意思?
    A. 一座美丽的城堡
    B. 一座被树木包围的孤独城池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2. “江山无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不见斜阳渡”象征着什么?
    A. 对旅行的渴望
    B. 归属感的缺失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溥儒的《点绛唇 极乐寺》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李白的情感更倾向于对亲人的思念,而溥儒则表现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解读:
通过对比两首诗,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感可以看出,溥儒的诗作带有更多的时代感与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而李白则更为个人化,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思乡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与现代思潮》
  • 《溥儒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为《点绛唇 极乐寺》的详细解析及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查询

方鼓二山下 长芦寺 思杜亭 己酉中秋任才仲陈去非会饮岳阳楼上酒半酣高谈大笑行草间出诚一时俊游也为赋之 赏心亭 乙丙歌 赠陈握卿庚午1810年呈禁庙宇积弊 河豚二首 其二 和菉园少尉送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承德 自字旁的字 奄口 齿字旁的字 凶锋 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兔角牛翼 钻牛角尖 咄嗟便办 耳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冷面孔 口字旁的字 火毒 累累如珠 不时之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