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15
点绛唇 极乐寺
作者: 溥儒 〔近代〕
乱木孤城,可怜一片销魂土。
江山无主,佳愁风雨。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
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
这座孤独的城堡被杂乱的树木包围,令人怜惜的是这片令人心碎的土地。
江山无人统治,只有美好的愁绪伴随着风雨。
烟雾缭绕的水池和台阶,风景依旧如昔。
在让我伤感的地方,荒凉的村庄和旅行的道路上,却再也看不见斜阳的渡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江山无主”可以引申为对国家动荡和沦陷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作者介绍:
溥儒(1884-1963),字子明,号桐隐,满族人,近现代书法家、画家、诗人。他一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擅长诗词创作。
创作背景:
《点绛唇 极乐寺》创作于动荡的近代,诗人身处社会变革之中,常常感受到历史的无常与人事的沧桑。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点绛唇 极乐寺》是溥儒以极简的笔触描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刻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的开头“乱木孤城”,即刻勾勒出一幅孤寂的画面,随着“可怜一片销魂土”,情感的基调迅速上升,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怜惜与心痛跃然纸上。接着,“江山无主,佳愁风雨”,表现出一种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烟水池台,风景还如故”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持久的美感与不变的情怀。尽管环境依旧,人的心境却因外界变化而感到无比的失落与孤独。最后一句“伤心处,荒村客路,不见斜阳渡”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用“荒村”和“客路”象征游子心中的孤寂与漂泊,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缺失。
整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人心的无常,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在动荡时代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失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与时代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木孤城”是什么意思?
A. 一座美丽的城堡
B. 一座被树木包围的孤独城池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江山无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时局的无奈与感伤
C.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见斜阳渡”象征着什么?
A. 对旅行的渴望
B. 归属感的缺失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
通过对比两首诗,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情感可以看出,溥儒的诗作带有更多的时代感与沉重的历史责任感,而李白则更为个人化,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思乡情绪。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点绛唇 极乐寺》的详细解析及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