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43
岳阳楼高几千尺,俯视洞庭方酒酣。
万顷波光天上下,两山秋色月东南。
兴来鸾鹄随行草,夜永鱼龙骇笑谈。
我欲烦公钓鳌手,尽移云水到松庵。
岳阳楼高耸入云,我俯视着洞庭湖,正值酒酣之际。
无边的波光在天际与水面交融,两山的秋色在月光下显得分外迷人。
兴致来了,凤凰和白鹤伴随我漫步在草地上,夜晚漫长,鱼龙在嬉戏中发出欢笑。
我想请你来帮我钓起那传说中的鳌鱼,让云水都移到我的松庵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仲谦,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之际,与友人共饮,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中秋是团圆的节日,诗中流露出浓浓的友情与畅快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和洞庭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豪情。开篇以“岳阳楼高几千尺”引入,突显了楼的雄伟与环境的壮丽。接着,诗人俯瞩洞庭湖,酒酣之际,诗意更显豪放。万顷波光与秋色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兴来鸾鹄随行草”,描绘了诗人在兴致高昂时与友人游玩时的景象,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欢快心情。夜晚的“鱼龙骇笑谈”则展现了夜深人静的欢声笑语,传递出一种愉悦与轻松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我欲烦公钓鳌手”结尾,表达了对理想和梦想的追求,渴望将自然的美好与自己的生活结合。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友谊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岳阳楼位于哪个湖泊的上方?
A. 西湖
B. 洞庭湖
C. 太湖
诗中提到的“兴来鸾鹄”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理想与追求
C. 自然
“我欲烦公钓鳌手”中的“钓鳌”代表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平凡的生活
B. 超脱的理想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