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27
彭亨豕腹认前身,天与心肝好杀人。
丑类横行惊水族,腥风扇动犯江神。
明知性过豨蛇毒,犹道常逾鲙鳜新。
当作羹材收鼎鼐,髯苏题品太无因。
这首诗描绘了河豚的非凡和危险。彭亨地区的河豚像是认得自己的前身,天生就有杀伤的能力。丑陋的家伙在水中横行,惊动了水中的生物,腥味弥漫,甚至惹怒了水神。明知河豚的性情比毒蛇还要凶险,却依然把它视为美味,仿佛总是有新鲜的食材出现。最终,这些河豚就成了制作美食的原材料,连髯苏(指古代名厨)也觉得无可奈何。
作者介绍
王源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反映社会百态而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之美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河豚的复杂情感——既欣赏其美味,又警惕其毒性。河豚在当时是美食中的一种,但其毒性也令食用者感到恐惧。
《河豚二首 其二》通过对河豚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生物的复杂情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河豚的美味与其毒性并置,让人感受到一种矛盾的美。开头两句通过“彭亨豕腹”与“天与心肝”,不仅描述了河豚的外形与内在特质,也隐喻了其在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丑陋的外表与致命的内脏形成强烈对比,增添了诗的张力。
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河豚在水中横行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它的霸气与威胁。腥风四起,不仅是对河豚的味道的描述,更是其毒性的象征,暗示着食用它的风险。诗人在明知河豚的危险性之后,依然选择将其作为美食,表达了人性中的贪欲与无知。
最后两句将河豚的命运与厨师的手艺结合在一起,暗示了即使明知其毒,仍然有人愿意围绕其进行烹饪,甚至为其赋予新的价值。整首诗在对河豚的描写中,隐含着对人性、饮食文化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面对美食与毒性的矛盾心理,反映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豚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味 B. 危险 C. 贪欲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腥风”可以理解为:
A. 河豚的味道 B. 其他水生物的气味 C. 自然的现象 D. 别的食物的气味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河豚的喜爱 B. 对饮食文化的反思 C. 对水神的敬畏 D. 对美食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