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时间: 2025-05-07 22:44:57

诗句

借寇何能共此邦,离怀未易寸心降。

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4:57

原文展示: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曹勋 〔宋代〕

借寇何能共此邦,离怀未易寸心降。 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曾谹父离别的深情。诗中,“借寇何能共此邦”意指诗人无法与友人共同守护这个国家,“离怀未易寸心降”则表达了离别之情难以平复。最后两句“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描绘了诗人因离别而流下的泪水,随着梅雨流入玉溪,与江水合为一体,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

注释:

字词注释:

  • 借寇: 指借助外力或他人之力。
  • 共此邦: 共同守护这个国家。
  • 离怀: 离别的情怀。
  • 寸心降: 心中的情感难以平复。
  • 梅雨: 指初夏时节的连绵细雨。
  • 玉溪: 地名,此处可能指友人离去的方向。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87-1157),字公显,号松隐,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勋为送别友人曾谹父还朝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受。首句“借寇何能共此邦”,通过借用“借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友人共同守护国家的遗憾。次句“离怀未易寸心降”,直接抒发了离别之情的难以平复。最后两句“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诗人的泪水与梅雨、江水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借寇何能共此邦”,通过借用“借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无法与友人共同守护国家的遗憾。
  • 次句“离怀未易寸心降”,直接抒发了离别之情的难以平复。
  • 最后两句“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诗人的泪水与梅雨、江水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

  • 寓情于景: 通过将诗人的泪水与梅雨、江水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
  • 比喻: 将诗人的泪水比喻为梅雨,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泪: 象征诗人的深情和不舍。
  • 梅雨: 象征离别的时节和诗人内心的哀愁。
  • 玉溪: 象征友人离去的方向和诗人思念的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借寇何能共此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国家的关切 C. 对离别的遗憾 D. 对未来的期待

  2. 诗中“惟将老泪逐梅雨,流入玉溪同一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离怀未易寸心降”中的“寸心降”是什么意思? A. 心中的情感难以平复 B. 心中的情感容易平复 C. 心中的情感完全平复 D. 心中的情感逐渐平复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同样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和不舍。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曹勋《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景物的描写,而曹勋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收录了曹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 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曹勋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朝中措(次聪父韵) 朝中措 其二 朝中措 朝中措 辛卯大雪冷雨连宵 朝中措 咏水仙花 朝中措 答光侄女 朝中措 朝中措 平山堂和欧公原韵 朝中措·樱桃花下玉亭亭 朝中措 乙酉端阳冰如夫人遣人馈节礼,感时伤逝,悲不绝于予心,赋呈此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干字旁的字 负老携幼 矢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何以 良师益友 矛字旁的字 嘀里嘟噜 至亲骨肉 张奏 包含挹的词语有哪些 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七高八低 止次 齐字旁的字 升迁荣辱 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讲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