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孙倅书尾附二诗

《孙倅书尾附二诗》

时间: 2025-05-04 00:59:44

诗句

南徐作别抵闽乡,三见春风换众芳。

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44

原文展示:

南徐作别抵闽乡,三见春风换众芳。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

白话文翻译:

在南徐告别后抵达闽乡,三年间春风再次吹拂,万物更新。如果老朋友们问起我的近况,我会告诉他们,我这漂泊之人,鬓发已如霜。

注释:

  • 南徐: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 闽乡:指福建地区。
  • 三见春风:指三年时间。
  • 众芳:指各种花草,比喻世间万物。
  • 旧游:旧日的朋友。
  • 羁旅:指长期在外漂泊。
  • 鬓成霜:比喻鬓发变白,形容岁月流逝,人已老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作于作者因公务或私人原因从南徐(江苏)迁至闽乡(福建)后的第三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徐与友人告别后,经过三年的漂泊,抵达闽乡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深刻感慨。首句“南徐作别抵闽乡”,直接点明了地点的转换和离别的情境。次句“三见春风换众芳”,通过春风和众芳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后两句“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则直接抒发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南徐作别抵闽乡”,通过地点的转换,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次句“三见春风换众芳”,以春风和众芳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 后两句“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直接抒发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鬓成霜”比喻鬓发变白,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换众芳”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 众芳:象征世间万物,暗示了自然界的更新。
  • 鬓成霜: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的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徐”和“闽乡”分别指什么地方? A. 江苏和福建 B. 浙江和福建 C. 江苏和广东 D. 浙江和广东

  2. 诗中的“三见春风换众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三年时间 B. 三次春风 C. 三次换花 D. 三年换花

  3. 诗中的“鬓成霜”比喻什么? A. 鬓发变白 B. 鬓发变黑 C. 鬓发变长 D. 鬓发变短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漂泊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曹勋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曹勋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访高佥判所居 至马坝喜晤郑孝则盛九万舒宗度袁凤文苏武龄麦显朝何彼秾及之衍侄孙分日留饮赋此纪实 其六 塘西秋晚 贺司马浚川王公荣满 其一 登湘山寺浮图绝顶 南院词八首 其七 淳熙二的春帖子词·寿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 送雷州赵太守四首 其一 雨中怀李孟和 有寄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福与共 贝字旁的字 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瘈狗噬人 包含窥的词语有哪些 貝字旁的字 男不与妇敌 龝字旁的字 卖狱鬻官 撒和 量结尾的成语 斗艳争芳 遮锢 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面军 人字头的字 面字旁的字 立本 吸留忽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