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3:17
兰阳八景
作者: 陈淑均 〔清代〕
海转台阳背面宽,
天开岩户扼全兰。
百三弓势射潮准,
十里军声坚壁看。
云外树嵌危堞小,
山腰风吼怒涛寒。
凭誇水尽朝东去,
且拥南关兀坐安。
这首诗描绘了兰阳地区的壮丽景色。海面转向台阳的背面,宽阔的视野展现在眼前;空中的岩石像是开启了一扇窗户,俯瞰着整个兰阳。百三弓的势力正如箭一般,准确地射向潮水;而十里之外的军声则如坚固的城墙般壮观。云外的树木嵌在小小的山堞之中,山腰的风吼叫着,带来怒涛的寒意。自豪地看着水流向东去,便在南关静静地坐着,享受这一切的安宁。
陈淑均,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故乡的美景。
《兰阳八景》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兰阳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诗人在创作时,可能受到当地山水的启发,表达了他对故乡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感悟。
《兰阳八景》是一首描绘兰阳美景的诗作,诗中的意象丰富,结构紧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观察和热爱。从“海转台阳背面宽”开篇,诗人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宽广而美丽的画面,仿佛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海浪拍岸的声音。接着,诗人通过“天开岩户扼全兰”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百三弓势射潮准,十里军声坚壁看”,在此,诗人用弓箭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潮水的力量;而“军声”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战争的氛围,形成一种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随着诗句的推进,云外树木的描写,风声的咆哮,怒涛的寒意,无不在展示自然的威严与力量。
最后“凭誇水尽朝东去,且拥南关兀坐安”的句子,表现了诗人自信而安然的态度,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兰阳美景的讴歌,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
本诗通过描绘兰阳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色?
A. 兰阳
B. 江南
C. 北国
“百三弓势射潮准”中的“弓势”指代什么?
A. 人的情感
B. 潮水的力量
C. 山的高大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忧虑
B. 自信
C.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