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5:07
兰阳八景
作者: 陈淑均 〔清代〕
一湾三十里平沙,
笑指雕题近水家。
雁起芦边秋涨阔,
花疏蓼外夕阳斜。
溪光润带禾千顷,
洞口流交树八叉。
盼到月眉围尽处,
恍疑晚市聚鱼虾。
这首诗描绘了兰阳地区的美丽景色。诗人首先提到一条三十里长的平坦沙滩,轻松地指着水边的雕刻题字,仿佛在展示自己的家园。随着秋天的到来,雁群在芦苇旁起飞,水面变得宽阔;而在夕阳的映照下,花朵在蓼草旁显得稀疏。溪流的光泽滋润着千顷的稻田,山洞口处的树木交错成八叉的形状。诗人期待着月亮照耀到的地方,恍惚间仿佛看见夜市聚集着许多鱼虾。
陈淑均,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个人情感及社会生活。
《兰阳八景》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汇之时。诗人通过描写兰阳的自然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归属感。
《兰阳八景》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息。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将兰阳的自然景观表现得生动而真实。从“平沙”到“夕阳斜”,每一句都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中的意象如“雁起”与“溪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秋天的情感,显得格外动人。
尤其是最后一句“恍疑晚市聚鱼虾”,通过生动的生活场景,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这种对比与结合,使整首诗既有自然的宏伟,又有生活的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于生活的细腻感受。
整首诗以兰阳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诗中提到的“平沙”有多长?
“雁起芦边秋涨阔”中“秋”指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描写的“晚市聚鱼虾”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