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2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24:29
小斋烦暑,团扇交挥汗。
一庭绿树炎氛满。
阑干畔薰风触热吹来,
炉香袅,几缕碧烟凌乱。
琅玕清枕簟,梦到羲皇,
此中人不知有汉。
被蝉曳残声,唤醒桃源,
茶初熟桐阴斜转。
且奈向月白露浓时,
听白雪高歌,方空新换。
在小小的书斋里,夏天的炎热让人烦躁,挥动着团扇,满身是汗。庭院里绿树成荫,热气弥漫。栏杆旁的微风带着热气拂来,香炉的香气袅袅而起,几缕碧烟随意飘散。清凉的枕头和席子上,我梦见了羲皇,这里的人却不知道汉朝的存在。被蝉鸣声唤醒,仿佛回到了桃源,茶叶在斜阳下正好成熟。等到月白露浓的时候,听那白雪的高歌,正好换上新的装扮。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洞仙歌 其三》是董元恺在夏日炎热时所作,反映了他在书斋中对炎热夏日的感受,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幽宁静。
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炎热夏日的书斋场景。诗人用“烦暑”、“团扇”这些细节,传达了夏日的热烈与不适,而“绿树炎氛满”则将自然的繁茂与人们的烦恼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诗人通过“阑干畔薰风触热吹来”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微风虽来,但依然带着热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在“琅玕清枕簟,梦到羲皇”中,诗人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羲皇象征着高洁的理想。而“此中人不知有汉”则透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仿佛在暗示历史的流逝与人心的淡漠。最后,诗中提到的“白雪高歌”,则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诗人希望在浓烈的白露中,能够听到那种清新高洁的歌声,这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幽与宁静,同时也反映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团扇”是用来做什么的?
A. 扇风
B. 装饰
C. 写字
“琅玕清枕簟”中的“琅玕”象征什么?
A. 历史
B. 理想生活
C. 美好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羲皇”是指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帝王
B. 一个地方
C. 一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