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0:30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
作者: 陆文圭 〔宋代〕
花下笑声微。莺喉高又低。怪穿花粉蝶成围。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
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恨残春九十将归。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
在花下,笑声轻微。黄莺的歌声时高时低,令人惊奇的是,穿花的蝴蝶成了围绕的对象。唯有我的禅心如清水般宁静,与你相对而坐,忘却了一切的机巧与烦恼。
不要说那飘絮沾染了泥土,狂风也能让它们飞舞。惋惜的是,春天的美好已经所剩无几。回首阳台,云雾缥缈,让我在薄暮中感到愁绪,细雨纷飞。
作者介绍:陆文圭(约1072—1136),字景行,号梅隐,南宋时期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陆文圭的作品多描写山水、花鸟,颇具禅意。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陆文圭隐居梅隐庵期间,正值春末夏初之际。他通过对歌唱者的赠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显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唐多令 梅隐庵席上,赠歌者》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融入词人的内心感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反映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开篇“花下笑声微”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春日画面,伴随着莺歌声,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而“怪穿花粉蝶成围”,则让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仿佛在为这份宁静添加了一丝动感。
词中“唯有禅心清似水,相对坐,两忘机”,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宁静与从容,面对自然的美好,他选择与之相对而坐,忘却尘世的纷扰,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这种禅意的表达,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
“莫道絮沾泥,狂风也解飞”,在这里,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体现得淋漓尽致,尽管花絮沾泥,但在狂风的吹拂下,它仍然能够自由飞翔。这种乐观的态度,反映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的“回首阳台云缥缈,愁薄暮,雨霏霏”,则带出了淡淡的忧愁,春天即将结束,薄暮降临,细雨纷飞,令人感到一种流逝的无奈与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在宁静中带有一丝忧伤,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莺喉”指的是:
A. 黄莺的歌声
B. 细雨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D. 花开的声音
“唯有禅心清似水”中的“禅心”指的是:
A. 忧愁
B. 宁静
C. 繁忙
D. 胆怯
诗中提到的“狂风也解飞”强调的是:
A. 自由
B. 危险
C. 不安
D. 忍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