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4:47
唐多令 寄远
作者: 陆文圭 〔宋代〕
明艳注秋波。轻松绾髻螺。
怕逢人先敛双蛾。怯雨羞云情未稳,
佳会少,远离多。
梁绕忆清歌。兰舟肯再过。
为他垂泪染香罗。欲倩鳞鸿将锦字,
知别后,意如何。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姑娘明亮的眼波如秋水般清澈。她轻轻地用松枝绾起头发,生怕在人前露出情态,急忙收敛了眉头。她对雨水和云彩感到畏惧,内心的情感依旧不稳,难得的相聚却总是少,分离却是常态。
在回忆中,梁间传来清丽的歌声,兰舟是否愿意再一次经过。这时她因思念而流下泪水,泪水染湿了香罗。她希望能借助鱼和鸿雁送去锦字,想知道离别之后,彼此的心意又会如何。
作者介绍:陆文圭,宋代词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婉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词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一个秋天的时节,诗人通过对秋日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秋天是离别的季节,诗中所传达的情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唐多令 寄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以“明艳注秋波”引入,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个清丽的女子形象,眼波如水,流露出内心的情感。接下来的“轻松绾髻螺”则将女子的温柔与羞涩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她在他人面前的矜持。
整首词在情感上充满了矛盾,既有对短暂相聚的珍惜,又有对离别的无奈。尤其是“怯雨羞云情未稳”一句,表达了对情感的不安与脆弱,仿佛在惧怕即将到来的离别。而“为他垂泪染香罗”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泪水与思念交织,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最后的“欲倩鳞鸿将锦字,知别后,意如何”,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也隐含了对不确定性的惆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深邃而独特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间离别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文圭
C. 苏轼
D. 杜甫
“怕逢人先敛双蛾”中“蛾”指的是哪个部位?
A. 眼睛
B. 眉毛
C. 嘴唇
D. 头发
诗中提到的“兰舟”象征着什么?
A. 离别
B. 友谊
C. 美好与柔情
D. 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上与陆文圭的《唐多令 寄远》异曲同工,均展现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值得深入品味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