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时间: 2025-05-02 19:54:57

诗句

谁将银甲拨清商。

是萧郎。

是萧娘。

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

骤似避人迟似恋,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

远望。

远望。

最难忘。

夜正凉。

曲未央。

听也,听也,听不足,更度新腔。

最是一声,小妹断人肠。

戚戚哝哝如对语,难禁得,向东风,诉恨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4:57

原文展示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谁将银甲拨清商。
是萧郎。是萧娘。
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
骤似避人迟似恋,
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
远望。远望。
最难忘。夜正凉。
曲未央。听也,听也,
听不足,更度新腔。
最是一声,小妹断人肠。
戚戚哝哝如对语,
难禁得,向东风,诉恨长。

白话文翻译

谁在拨动清商曲调的银甲乐器?
是那萧郎,还是萧娘?
悄悄地像美丽的人儿,
轻轻地在回廊中徘徊。
有时就像躲避人群,有时又像在恋爱,
凄凉得仿佛误了良辰美景,正向远方眺望。
远望,远望,
最难忘的就是这夜晚的凉意。
曲子未央,我在倾听,
听不够,想要再度听新的旋律。
最动人的是一声,
小妹让人断肠。
那无奈的低语仿佛在诉说着:
难以忍受,向东风,诉说着长久的怨恨。

注释

  • 银甲:指银色的乐器,可能是古代乐器的一种。
  • 清商:古代音乐的一种调子。
  • 萧郎、萧娘:指演奏乐器的人,可能是传统的笛子或萧。
  • 虚步:轻轻地走,形容轻盈的步伐。
  • 佳期:美好的时光或约定的日子。
  • 戚戚哝哝:形容低声细语的样子。
  • 诉恨长:表达长久的忧伤和怨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女诗人,以才情和作品见长。她的诗作常常表达细腻的情感,兼具传统与个性,尤其在描写爱情和女性心理方面颇具特色。

创作背景

《江城梅花引•夜听隔邻萧氏弦索》写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爱情的关注以及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敏感。诗中音乐的描写,实际上也是对情感深处的寄托与表达。

诗歌鉴赏

这首词作通过对音乐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中“谁将银甲拨清商”开头即引人入胜,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令整首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情感的共鸣。作者用“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的形象描绘,将音乐的优雅与人间的柔情紧密结合,表现了一种轻盈的美感。

接下来的“骤似避人迟似恋”则展现了对情感的逃避与依恋之间的矛盾,暗示了人内心的挣扎。诗中反复提到的“远望”不仅仅是对某种情景的描写,更是对心中情感的追忆与思念,突显了孤独的情绪。

最后,“小妹断人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深刻地表达了对音乐的依恋以及对爱情的失落感。整首词在细腻的音乐描摹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让读者在音韵之美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将银甲拨清商:开篇引入音调,设问激起读者好奇。
  • 是萧郎。是萧娘:音乐是两个人共同的情感寄托。
  • 悄似玉人,虚步绕回廊:音乐带来的轻盈和美好,仿佛在月光下的舞步。
  • 骤似避人迟似恋:情感的复杂性,既想要躲避又渴望亲密。
  • 凄凉似,误佳期,正远望: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最难忘。夜正凉:夜晚的凉意与内心的惆怅交织。
  • 曲未央。听也,听也:音乐的引导使人沉浸,无法自拔。
  • 小妹断人肠:情感的核心,表达深刻的失落。
  • 向东风,诉恨长:将情感的无奈与怨恨寄托于自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人,形象化情感表达。
  • 拟人:赋予音乐以情感,使其更具感染力。
  • 对仗:如“骤似避人迟似恋”,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音乐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女性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心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不仅是对音乐的描写,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人在孤独中对爱情的思考和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银甲:象征音乐的美丽与高贵。
  • 清商:代表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
  • 玉人:象征理想中的爱情与美好的人儿。
  • 东风:自然的象征,同时引申为对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甲”指的是什么?

    • A) 古代的盔甲
    • B) 音乐的乐器
    • C) 一种装饰品
  2. “悄似玉人”中,玉人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人
    • B) 高贵的身份
    • C) 寂静的环境
  3.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失落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音乐的乐器
  2. A) 美丽的人
  3. B) 失落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董以宁的细腻情感与李清照的婉约风格,两者都在作品中体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但董以宁更加强调音乐对情感的影响,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失去与思念的痛苦。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桐城晤胡渚叟明府 客濠州别杨小陆 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 送穆侍御归东都 桃源篇 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录事绝句(中字) 过隐者湖上所居 奉和陈阁老寒食初假当直从东省往集贤…寄张蒋二阁老 题亡友江畔旧居 送人使之江陵(赏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嫡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鼓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视为至宝 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鲜藻 蹈节死义 浅躁 闹脾气 雨愁烟恨 高门巨族 混为一谈 髟字旁的字 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凭轼结辙 龌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