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31
月满不踰望,日中为之倾。
天地尚乃尔,万物能久盈。
明德忌晔晔,高才贵冥冥。
忽解扁舟去,怀哉张季鹰。
月亮已经圆满,不再向外望去;
太阳在正中,光芒照耀而倾斜。
连天地之间都是如此,万物皆可以长久地充盈。
明德之人不喜光鲜亮丽,高才之人更重视内敛沉静。
忽然我驾着小舟离去,心中怀念着张季鹰。
张季鹰是指东汉时期的张衡,他以才智和德行著称,诗中提到他可能是为了表达对高人雅士的追慕与向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深受苏轼的影响,属于“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豪放,常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放言十首》是黄庭坚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此诗呈现出他对明德与才华的理解,倡导内敛的精神,表现出对高人雅士的敬仰。
《放言十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诗人在开头以“月满不踰望,日中为之倾”描绘了自然界的规律,传达了生命的周期和变化。月亮的圆满象征着人达到某种境界后不再向外追求,而是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太阳在正中则暗示着光辉与荣耀。接下来的“天地尚乃尔,万物能久盈”,进一步强调了在宇宙运行的法则中,万物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黄庭坚在诗中提到的“明德忌晔晔,高才贵冥冥”,揭示了他对德行与才华的独到见解。真正的德行不在于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内心的深邃与稳重。这种对内涵的重视,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士人的深思熟虑与追求。
最后一句“忽解扁舟去,怀哉张季鹰”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敬仰,仿佛在向张季鹰的精神致敬。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抒情与哲理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人生的境界、德行与才华的价值,倡导内敛与深邃的精神,表达了对高人雅士的向往与敬仰。
诗中提到的“月满不踰望”意指什么?
“明德忌晔晔”强调了什么?
张季鹰在诗中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