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9:54
寄黄龙清老三首
作者:黄庭坚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
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这万山重叠的地方,中秋的明月依然照耀着我的心灵;一只孤雁能够传递我远方的书信。即使我写下的伽陀(古印度的一种诗歌形式)如同枯萎的笔,真心所求的相见又该如何呢?
“中秋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圆的意象,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孤雁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遥远的牵挂。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受到王安石的影响,主张诗歌要真实自然,具有个性与情感。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见长。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常常在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对友人寄情的体现。
《寄黄龙清老三首》展现了黄庭坚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思考。开篇“万山不隔中秋月”,在雄伟的山峦之间,明亮的中秋月照耀着大地,传递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情感。这种意象不仅渲染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一雁能传寄远书”则进一步加深了对离别的感慨。孤雁远飞,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情的情感。诗中提到的“伽陀枯战笔”,则表达了创作的困难与内心的煎熬,尽管如此,真心的相见仍是诗人心中最大的愿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极富感染力。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坚持。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映衬内心情感,展现出一种既孤独又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中“万山不隔”的意思是什么?
A. 山脉重重叠叠
B. 月光照耀一切
C. 遥远的地方
D. 诗人对山的感慨
“一雁能传寄远书”中,孤雁象征着什么?
A. 离别与思念
B. 友情的坚定
C. 自然的美丽
D. 孤独的旅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述自然风光
B.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C. 赞美中秋的美丽
D. 反映创作的艰辛
答案:1. A 2. A 3. B